順豐、阿里搶占“冷鏈物流”新市場,物聯網成行業爆發“新跳板”
近期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其中提到一個與“國計”和“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冷鏈物流。
早在會前,各省市已多次發布冷鏈物流行業的相關政策和公告。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更是明確要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完善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
所謂冷鏈物流,即冷藏冷凍類食品、藥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行業市場的“喜與憂”
我國的冷鏈物流最初萌芽于上世紀50年代后期,1982年頒布的《食品衛生法》則推動了食品冷鏈發展的正式起步。
2008年,冷鏈物流進入快速發展黃金期,各種政策規劃和行業標準之后也陸續出臺。
2018年后,國內的冷鏈市場進一步蛻變,全民冷鏈需求爆發、基礎設施體系日益完善、新技術對產業驅動強勁等,標志著我國的冷鏈物流進入“3.0時代”。
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人們食品保鮮保質意識的不斷提高、生鮮電商的發展助力、市場需求的強勁刺激……
這些都使冷鏈物流逐漸成為知名物流企業們眼中的“香餑餑”。
· 近幾年,順豐、中通、中國郵政、中遠等相繼發展冷鏈物流的相關業務;
· 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各地鐵路局更是開通多條線路的冷鏈班列;
· 阿里旗下馴鹿冷鏈計劃在中國建立50個大中型專業生鮮冷鏈倉庫,布局100條生鮮冷鏈運輸干線、1000條運輸支線及冷鏈短駁;
· 京東物流接連推出了冷鏈運輸服務“京東卡班”、B2B核心產品“冷鏈城配”以及首個平臺化產品冷鏈整車;
· 蘇寧物流宣布到2022年將實現100萬平方米冷鏈倉儲建設......
基于各項利好,有機構預測,到2025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5669億元。
不過,雖然前景光明、未來可期,但冷鏈物流行業依然存在沒能解決的市場痛點:
流通體系不夠完善、硬件設施不完備、位置分布不均衡、倉儲空間供需匹配度有限、生產運營成本較高等等。
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冷鏈物流如何破局?
“物聯網”或成為最好的答案!
物聯網成冷鏈物流“新跳板”?
“冷鏈物流”的本質就是對溫濕度的全程監控,即需要實時有效地獲取運輸全過程中的溫濕度,并在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實現全流程溯源和監管。
簡單來說,就是能遠程實時追蹤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和位置信息。
“物品”+“信息”+“遠程”+“實時”=?
“物聯網”就是對這一問題的優質解答。
· 已經暴露在室溫下的冷凍肉類應該在上架前被撤下;
· 有問題貨源能夠被實時追蹤;
· 問題商品如若售出,可以向顧客發出警告
.....
這便是物聯網提供的可見性控制機制發揮作用的地方,通過傳感器監測各種食品和商品的溫度,再由通訊傳輸技術形成可供數據分析的信息流,能夠大大提高食品合規性、監控、物流等方面的效率。
這其中通訊傳輸是關鍵。目前,冷鏈物流中已有應用的相關技術涉及射頻識別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和北斗)、低功率廣域網絡(LPWAN)等。
· 射頻識別技術(RFID)
射頻識別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 附著于可跟蹤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具有可隨時更新、掃描方便、掃描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
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范且實用的信息, 可以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 實現在冷鏈運輸全程對物品的“透明”管理。RFID能夠廣泛應用在在冷鏈物流的采購、生產、倉儲管理和運輸管理。
· 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
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以人造地球衛星為基礎的高精度無線電導航的定位系統,具有海、陸、空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
GPS作為移動感知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使得測定地球表面三維坐標的方法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數據后處理發展到實時的定位與導航,極大地擴展了它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可以對冷鏈物流運輸車輛與物品的位置進行實時查詢和定位。
· 遠距離無線電(LoRa)
LoRa是遠距離無線電(Long Range Radio),是semtech公司創建的低功耗局域網無線標準,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同樣的功耗條件下比其他無線方式傳播的距離更遠。
由于LoRa具有低功耗、遠距離、穿透性強等特性,因此在100-200平方米的倉庫內只需放置一個探頭,就可對溫濕度進行準確采集。即使是在冷鏈車內,憑借強大的穿透性,對車內數據也能實現實時采集,確保信息的穩定傳輸。
LoRa傳感器還具有超長的待機時間,在2-3年內無需對探頭進行維護,避免了人工巡視和設備維護,降低了人工成本。
· 藍牙(Bluetooth)
藍牙技術是一種能為固定和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境的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可以使當前的一些便攜移動設備和計算機設備能夠不需要電纜就能連接到互聯網。
藍牙傳感器的特點是體積小,安裝及維護方便。將具有藍牙傳輸功能的溫濕度傳感器置入冷鏈箱內后,就能通過藍牙通信實時讀取冷鏈箱內的溫濕度信息,甚至查詢歷史記錄情況,溫濕度數據的檢測精度也比較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Zigbee、NB-IoT等物聯網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在冷鏈食品的生產加工、冷鏈物流的倉儲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環節,為冷鏈產業的全流程監控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手段和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結語
任何技術最終的目標都是造福人類,物聯網的終極使命應該是減少食品、藥品污染,防止疾病傳播,改善客戶體驗,并降低相關的浪費和風險成本。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給冷鏈物流帶來全新的機遇,使之朝著結構化、規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物聯網發展足夠成熟后,可以利用其實時監測和瞬時反應技術,這些問題即可迎刃而解,在可見性和透明度方面實現巨大的提升。
那么你覺得,借助物聯網,冷鏈物流的市場能迎來一場爆發么?
編輯:茶幾
關注物聯森友會公號(Thingyouwe),解鎖更多有趣新知識!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揭秘!最新發布的《水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規范》國標有啥亮點?|銳觀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