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挖掘綠色價值 助推經濟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走進貴陽市白云區蓬萊仙界景區,綠樹成蔭、鮮花綻放,游人如織、旅游興旺,“綠色”的價值不斷被發掘。依托特有的生態環境和多民族文化,貴州建立起獨有的旅游生態,走出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路徑,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蓬萊仙界景區一角。人民網 李麗萍攝
“在全國范圍內,明確提出‘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這個指標的省份不多,貴州省是走在前列的?!辟F州理工學院安艷玲教授說。在4月1日舉行的“黨的二十大與我們的生活——綠色經濟與您同行”白云區讀書分享會上,安艷玲暢談了綠色經濟的現況與未來。
2022年,《貴陽貴安綠色發展指標體系(39條)》形成,實現了綠色經濟指標可量化、可考核。與之相對應的是,2022年貴州省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6%,貴陽貴安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8%,成效初顯。
貴安新區高峰鎮龍寶大壩千畝黨政領導領辦示范責任田長期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貴陽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為什么要發展綠色經濟?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和破壞生態為代價,既不能走“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之路,也不能走“為了保護環境而限制經濟發展”之路。在安艷玲看來,綠色經濟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一種平衡式經濟,它不僅能合理利用資源能源,還能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并有益于人體健康。
孩童在蓬萊仙界景區內玩耍。人民網 李麗萍攝
綠色經濟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貴陽貴安提出的綠色經濟的“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就是政府引導的體現,安艷玲表示,在“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文明”四個綠色行動下,貴陽貴安逐步學會了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除了需要政府發力,發展綠色經濟離不開產業界和公眾的推動力。近兩年,貴州很多大型電力企業的產業開始從高耗能型轉向新能源型,推動綠色生產、產出綠色產品,甚至縮減碳排放指標、通過新能源獲取碳匯進入碳交易市場,初步實現了“節能+降碳+環保+增綠”的目標。
湄潭萬畝茶海。人民網 李麗萍攝
“深圳的公交車已經全部實現電氣化,貴州的交通車也在進行這項改革,很多地方建起了充電樁,年輕人也開始提倡新能源汽車,綠色文明實踐落到了日常生活中?!卑财G玲說。不止如此,群眾的意識也發生了轉變,購買綠色食品、使用環保裝修材料、選擇綠色出行方式……一系列綠色消費模式進一步促推了貴州的綠色發展進程。
綠色生產已是大勢所趨,下一步貴州應如何推進?安艷玲認為,產業界應構建起工業、農業和三產層面的綠色制造體系。同時,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助推綠色農業加快發展、綠色工業提質升級、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提升,最終實現生產的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數字化。
桐梓縣萬畝方竹林成了群眾致富的“綠色銀行”。桐梓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挖掘綠色發展底蘊、增添綠色發展動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如今的貴州不斷開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并在全社會形成綠色文化價值觀念。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經濟新篇章正徐徐展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