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現象!預制菜企業爭相加盟抖音電商平臺!產業增長新機遇到來?
一夜之間,預制菜火爆出圈。
01預制菜火了
2022年開年以來,預制菜風口突然爆發。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預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購的煩惱,簡化了制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烹飪方式,就能直接作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預制菜產品歸屬“制造業”下的“農副食品加工業”,按照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來分,預制菜產品可大致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類。
按照包裝形式又可分為散銷、小包裝、大包裝三類。而按照儲運方式則可分為冷藏、速凍、熱鏈、常溫四類。
最早的預制菜產品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大型超市,到了20世紀80年代,預制菜產品也在日本獲得了當地消費者的認可。有數據顯示,目前日本預制菜市場銷售額已達到整個餐飲市場總額的六成左右。
中國的預制菜市場發展落后于美、日市場,90年代,麥當勞等快餐店進入中國,國內出現凈菜配送加工廠。2000年前后,中國陸續出現半成品菜生產企業,2014年前后,預制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
但有別于美、日市場的是,中國的預制菜市場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當前,從事B端業務的預制菜企業占我國預制菜企業總數的80%,而僅有20%的企業推出了面向C端消費者的預制菜產品,各大餐飲連鎖企業及連鎖快餐品牌仍是預制菜消費的主體。
《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中對預制菜賽道分析指出,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未來6到7年間,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而龐大的市場規模也在吸引著眾多玩家下場,既有專業預制菜企業,又有食品加工制造領域、連鎖餐飲領域的玩家,還有新零售領域、其他領域的跨界選手,賽道可謂是熱鬧非凡。
數據來源:中商情報網
具體看來,專業預制菜企業包括如味知香、新聰廚、好得睞、惠康食品、珍味小梅園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味知香,2021年4月,味知香上市,成為“中國預制菜第一股”,首日股價漲幅約44%,上市后連拉10個漲停板。
聚焦到產業上游,即傳統速凍品及原材料供應企業,則是以三全食品、安井食品、龍大美食和國聯水產為代表。其中三全食品的“一碗飯”系列將魚香肉絲、紅燒牛肉等經典菜品搬上了餐桌,國聯水產則依托自身的原材料優勢,由粗加工轉向預制菜深加工。
產業中游的傳統餐飲企業,主要是海底撈、西貝、廣州酒家、眉州東坡、杏花樓、新雅粵菜館等傳統餐飲企業,還有吉野家、肯德基等新式餐飲連鎖品牌。這些餐飲企業多是已擁有較為成熟的供應鏈,在疫情的沖擊下打開了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其中西貝創立子品牌“賈國龍功夫菜”,海底撈創立了“開飯了”品牌;而廣州酒家則是依托盒馬等新零售渠道推出半成品菜。
而新零售領域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皆在布局。例如盒馬發力旗下自有半成品品牌“盒馬工坊”;叮咚買菜也將預制菜作為重要業務品類……
資本加持也加速了發展,2013年至今,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2起投融資事件。從融資時間來看,2020年-2021年為融資高峰期,2020年預制菜賽道共有12起融資,2021年共有超35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完成融資。
其中大名頂頂的紅杉資本領投“大希地”B輪融資近億元人民幣;IDG領投“鍋圈食匯”C+輪融資近千萬美元;美團領投“望家歡”B+輪8億元人民幣,元氣森林投資預制菜品牌“麥子媽”天使輪融資等等。
02預制菜的優勢與偏見
受“外賣料理包”的影響,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對預制菜仍然心存偏見,意味著“不夠新鮮”,“不好吃”。但是,預制菜相比傳統料理包,在口味、保質期、烹飪方式上都有很大不同。
在保質期上,預制菜是生產完立刻銷售,原則上到消費者手里,只需要一個月或者幾天的時間。烹飪方式上,大部分預制菜都需要簡單翻炒,而料理包簡單加熱就可食用。
加工方式是預制菜與料理包之間的區別之一。預制菜是通過低溫冷凍來保證食材新鮮,而市場上的一些常溫保存的料理包,會添加防腐劑。
比如,抖音電商上的預制菜品牌麥子媽采用比傳統速凍貴10倍的鎖鮮技術,并投入數千萬自建供應鏈,保障品質。
具體而言,預制菜的三大優勢:
1、降本增效是B端的主要驅動因素
餐飲企業普遍面臨高昂的用工成本以及租金成本,使用預制菜能明顯減少門人員且餐飲的制作效率更高,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
另外,餐飲連鎖化對菜品一致性要求較高,采用預制菜不僅能實現統一化管理,質量還比廚師現場制作更加穩定。
預制菌曾講過一個觀點:在不遠的未來,自建或第三方“央廚+智能設備+預制菜”成為餐飲業的標配。西貝+賈國龍功夫菜、眉州東坡+王家渡、海底撈+蜀海...,莫不如此邏輯。
2、“懶人經濟”催生了C端市場
時間成本被日益量化,于是解放雙手、解放時間的消費觀念越來越被接受;近兩年來,在家飲食也成了重要消費場景之一。
外賣和外出就餐不能完全滿足用餐需求,一部分消費者傾向購買半成品菜或凈菜,經過簡單加工后居家用餐。這樣的形式不僅簡單快手、加工過程更透明,還滿足了菜肴風味和儀式感的需求。
預制菜就像是外賣的升級版,對不會做飯和沒時間做飯的人非常友好。而且相比于外賣來說,預制菜方便快捷、品類多、味道好,同時也更營養健康。
同時,預制菜不但能滿足一些人的就餐需求,還在某些層面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讓他們體會做飯的樂趣,找到家的感覺。如此種種,戳中了不少人的痛點,預制菜成為他們的不二選擇。
3、地方特色預制菜滿足家鄉胃
相比于到店就餐、點外賣,預制菜自烹、自熱也更有參與感和選擇性。
預制菜一方面解決的是居家餐飲“消費升級”的問題。過去在家里“手笨”的白領,只能做些簡單的菜樣,有了預制菜一切變得相當不同。
如虎年春節期間,較復雜的花椒雞、佛跳墻、羊蝎子等預制菜迅速躥紅。擁有便捷、多樣化、省錢三大特征的預制菜,將開啟一個萬億消費的大風口。另外,一部分預制菜比如椰子雞、水煮牛肉等極具地方特色的菜肴,可以滿足身在外地卻思念家鄉好味的用戶。在多個優勢的“加持”下,預制菜的選品邏輯就顯得尤為重要。
珍味小梅園的選品邏輯一是消費者認知高的菜品;二是重新定義價格,再來倒推成本;三是產品經理在小紅書、抖音中看熱門的網紅菜。
但是,對于預制菜商家來說,如何精準找到這些客戶,并快速上量,是擺在心頭上的首要任務。
03電商下的預制菜品牌增長新機遇
面對預制菜行業的火熱,不少商家紛紛入駐各類電商平臺,進一步促進品類銷售……
在直播領域,美食直播一直占據著熱門地位,而這次抖音電商也上線了與預制菜品類相關的專屬活動。
據悉,眾多預制菜商家加盟抖音電商平臺,多被以下三大優勢所吸引。
1、珍味小梅園 - 優質短視頻助力“所見即所得”
用戶在刷短視頻或觀看直播時,就能看到預制菜品用極簡的方法,極短的時間,從包裝盒搖身一變成為可口佳肴等。
珍味小梅園創始人浦文明認為:“傳統貨架電商可能只是一張圖片,最終呈現的只是一盆菜,看上去可能很美觀,做起來可能不太一樣。”
一個產品的文字介紹說得再好聽,比如:5分鐘就能出一個菜,大家也是沒認知的。但如果能用抖音短視頻傳播,用戶有了“所見即所得”的感受。看到產品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可能就會立刻下單。
以“優質短視頻內容”來培育消費者心智,增強用戶購買需求,提高市場滲透率。興趣電商的“貨找人”模式可以幫助品牌精準地匹配目標消費者,實現品效合一。
2、完善的商業生態鏈條 - KOL帶貨能力
在抖音電商,品牌的營銷增長圍繞“人貨場”三個邏輯,在人這一端,除了消費者之外,豐富的KOL是抖音電商帶貨重要的一極。
KOL從內容種草到美食探店,再到直播電商,完成預制菜銷售轉化。此外搭建完整的流量生態,讓抖音電商對預制菜在流量上加持,諸如預熱、曝光、最終完成商品經營和消費。
比如預制菜品牌,叮叮懶人菜就通過覆蓋美食達人,萬條視頻分發等模式,在抖音電商上實現了月銷售額3000萬元的目標。
珍味小梅園創始人浦文明同時還表示:“抖音電商的興趣分發機制,讓我們的產品能觸達到更多的受眾。比如一個10萬粉絲的達人帳號,轉化率能做到29%,這個數據還是非常高的”。
3、大力度的活動扶持
通過短視頻提升消費者對優質預制菜的認知,開展以#五分鐘懶人美食挑戰為話題的短視頻挑戰賽,話題不斷升溫,并拿下話題榜單一位的好成績,吸引更多商家、用戶關注。
預制菜火了,各股勢力爭相進入,帶來了行業空前繁榮。
目前,如何提高產品品質,如何擴大市場滲透率,如何培育用戶消費需求,這是預制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而抖音電商平臺自身多頻次的流量激勵活動與良好的商業生態環境,正是目前大部分預制菜商家需要的。
識別圖片二維碼登錄“2022線上食材節”查看更多爆品新品!編輯|新食材
新食材
微信訂閱號:htxmsc
關注食材產業
長按二維碼關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