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丨冷鏈物流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幾年以來,冷鏈物流開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物流領域中的一塊億萬藍海。伴隨著冷鏈物流熱度的持續高漲,不少巨頭公司在冷鏈上動作頻頻。
比如中國順豐和美國物流巨頭夏暉宣布成立冷鏈物流合資公司;京東物流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開始了一項全球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合作;阿里巴巴的冷鏈物流版圖上再添馴鹿冷鏈;分別背靠騰訊、阿里巴巴的O2O餐飲配送平臺美團、餓了么也開始布局短途冷鏈。
以這種情況,冷鏈物流應是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一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發展進程并不理想,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未來中國冷藏車產量將達到14萬輛
冷藏車作為冷鏈運輸環節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其產銷量逐年增加。中國冷藏車產量從2012年的0.85萬輛增加到2017年的3.38萬輛。預計2019年我國冷藏車產量將達到5.67萬輛,2022年中國冷藏車產量將突破10萬輛。并預測在2023年中國冷藏車產量將增長至14萬輛左右,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35%。
未來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
冷鏈物流隨著國際層面政策頻繁出臺,對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目標、冷鏈運輸行業標準以及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等方面給予了指導,政策效應拉動了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
加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農產品、生鮮、乳制品等行業訂單數量增多,對冷鏈物流行業需求不斷增加,推動我國冷鏈物流行業不斷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7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2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
2015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同比增長20%。到了2016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增長至2250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了2550億元,同比增長13.33%》預計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達到3035億元,較上年增加48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9.02%。
據相關機構數據顯示,預測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并預測在2023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增長至突破9000億元,達到了9150億元,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2.26%。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痛點分析
(一)硬件設施發展相對落后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冷鏈硬件設施依然缺乏,設備分布不均,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一線發達城市;然而,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中西部地區卻冷鏈資源匱乏,發展相對滯后。
在設備的種類和功能上發展也不平衡,大型的設備建設比較多,而中小型的冷庫卻少了很多。除此以外,我國的冷庫設備相對老舊,大部分的儲存設備功能不全,無法精準控制溫度,在對接的過程中,因為設備質量良莠不齊,難以滿足要求。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而言,不可否認冷鏈物流的基礎配套設施初始投資成本巨大,而這種投資在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時,盈利能力總是較低的。因此,僅靠民間資本力量很難實現快速發展與完善,在發展初期,建設冷庫等大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需要我國政府積極做好引導和示范作用。
(二)冷鏈物流存在脫節現象
冷鏈物流的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全程低溫保存,但在實際當中,供應鏈脫節現象比較嚴重。
其一,對全程低溫的觀念認識不足,比如對一些農產品沒有進行田間預冷,即便在運輸中使用冷藏車,產品外表看似沒有問題,內部已經開始劣變,致使其貨架期縮短。
其二,一些企業為了節約冷鏈物流的成本,間斷性地關閉制冷設備,造成冷鏈中斷,可能對食品藥品的成分造成破壞,威脅人類健康。
其三,中轉過程中的冷鏈中斷,比如冷藏車到冷庫、冷藏車到銷售點之間的冷鏈中斷。
其四,生產地缺少預冷設施導致全程冷鏈物流無法實現。很多冷凍的產品在卸貨時,都是在常溫狀態下,再到經銷商的冷藏設備中這段時間,冷鏈斷鏈,對質量造成了影響,使保質期變短。
(三)標準化過程面臨阻礙
在冷鏈行業標準化建設的推進過程中,面臨不少現實的阻礙。標準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各方面的考量不可或缺,然而從發展現狀來看,其標準化阻礙包含以下幾點:
(1)上游本身缺乏標準化。物流是為第一、第二產業服務的,所以就導致在服務體系上,包括設備、技術等,需要配合非標準化的主體,去做量體裁衣的匹配。冷鏈物流的主要對象,從上游的角度看,比如農產品、生鮮食品這些,本身是具有天然屬性的,并非像汽車、數碼產品等純人造的產品,可以很容易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分析指出,冷鏈物流企業能夠控制的倉儲、配送、車輛設備、系統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于上游的產品來進行調整,所以標準化才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2)標準化范圍難以界定。由于技術是冷鏈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標準制定過高,一部分企業會受制于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另外,冷鏈物流標準也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標準不能過低,這就成為一個難點。
(3)受限于技術瓶頸。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鏈和分散的問題,物流企業不得不采用"斷點續傳"的方式,就像古代驛站"八百里加急"的形式,每到一處就更換一匹馬。"續傳"的點越多,所經過的運輸途中的工序就越多,更難以保證全流程的標準化。
(4)基礎設施不完善,標準化的實行缺乏依托。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上較為成熟,標準化體系較為完善。而我國物流行業整體情況,都是以"小、散、亂"為主要特征,不僅是冷鏈,整個物流行業的標準化都是一個難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