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制菜產業全面起航
廣州海關關員對出口凍炸魚蛋產品進行監管。
金山區鑫博海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被業界稱為下一個“萬億級”新賽道、新風口。隨著市場潛力的釋放,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將發展預制菜作為經濟抓手之一,目前已有十余個省市明確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我國預制菜產業全面起航。
據此前京東超市與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協會共同發布的預制菜行業趨勢數據顯示,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廣東、山東、上海成預制菜三強省市。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廣東 組團“闖關”開拓海外市場
近日,“廣東預制菜出海聯盟”在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開幕式上啟動成立儀式。該產業聯盟旨在搭建集產、學、研、銷為一體的預制菜出口產品展示及交易新平臺,打通廣東預制菜出海痛點、堵點,推動更多預制菜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預制菜的海外市場前景廣闊。在大會的預制菜“出海”論壇上,專家、企業等面對面縱論預制菜“出海”最優解。如何讓預制菜更好地走出去,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也須“闖關”。
首先就是標準關。預制菜涉及的配料多,這意味著每一個廠家都要有出口的資質。
其次是人才關。有企業表示,與原先出口原材料面對的大宗商戶不同,現在預制菜產品面對的是個人消費者,因此在銷售方式和人員上都要做出改變。現在面臨的難題是需要在海外迅速組建一支專業人士隊伍,與當地的餐館、連鎖超市去推銷預制菜產品。
最后是食品安全關。對于預制菜“出海”如何盡快適應及打開當地市場,實現本土化,馬來西亞商會副會長李懷智在參加論壇時表示,要打造中國預制菜的影響力,必須從食品安全這方面進行傳播,讓國際社會知道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其實是比較高的。“原材料的溯源,尊重根據當地的一些習俗、特色因地制宜生產,才能夠讓中國的預制菜在海外發展得越來越好。”
上海 推動產業標準化 發展駛入“快車道”
產業的興盛離不開政策的“保駕護航”。自2022年底以來,福建、浙江、江西、遼寧等多省市監管部門先后發布相關產業的政策指導文件,在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等方面,各地政府出臺了多項激勵和扶持措施,不斷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就在近期正式實施了《上海市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并向清美集團旗下上海天信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頒發了全市首張包含“預制菜”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據悉,該方案明確了預制菜的定義、8大類產品類別、生產條件要求、冷鏈管理要求、食品添加劑使用要求等,是全國首個預制菜領域生產許可審查規范性文件。
此外,為促進預制菜產業融合化發展、標準化發展和品質化發展,引領預制菜產業向安全、健康、美味、方便的方向發展,上海于近日成立了全市首家預制菜行業協會——上海市金山區預制菜產業發展協會。
記者了解到,該協會的成立將有助于企業與行業主管單位間的溝通,規范行業生產紀律,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放心的預制菜產品。協會還將發揮“晴雨表”的作用。會員單位將定期開展行業的等級制定,向外界傳達行業最新訊息,為企業做決策提供服務,為政府做決策提供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協會有助于推行先進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推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合預制菜產業鏈優勢資源,更好地推動當地預制菜產業的發展。
未來,金山將緊緊圍繞預制菜產業發展契機,打造上海乃至全國知名的預制菜生產基地;依托都市中央廚房特色產業園現有的產業基礎,打響“灣區食谷”品牌。
山東 成立產業聯合會 促預制菜發展提質增速
日前,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指導,山東預制菜產業聯合會成立大會在濟南舉辦。
據悉,山東預制菜產業聯合會成立后,將致力于聯動上下游產業企業,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依據會員單位不同發展方向,成立專委會,選拔聘請優秀企業和行業研究院代表作為牽頭單位,積極推動各領域預制菜產業發展。
聯合會匯集并串聯起龍大美食等山東省預制菜產業鏈企業,構建起預制菜創新發展的新型合作機制,強化山東預制菜產業集群的協同性,助力山東在萬億市場規模的預制菜產業發展中創造新天地,讓預制菜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力量。
同時,通過聯合會搭建的山東省內預制菜產業對接平臺,將進一步加強預制菜行業規范自律管理,全面提升預制菜研發水平、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實現山東省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提質增速。
樂享預制菜安全記心上
5分鐘一盤滑溜里脊,8分鐘一盆牛肉套皮,就算是廚房“小白”,也能分分鐘做出一桌精美大餐。簡化備菜步驟、縮短烹飪時間,色香味不輸“家廚原創”,預制菜因此成為很多家庭餐桌新寵。
預制菜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滿足快節奏生活以及老齡消費者快捷、方便等方面的需求。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3459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在預制菜消費人群中,中青年是主力軍。購買預制菜最多的年齡分布在30歲以下階段,其次為31-40歲的階段,而60歲以上年長者中有41.9%的人從未購買過預制菜。同時,學生和公司職員是購買預制菜最多的人群,大多數會一個月會購買1-3次以上。
記者采訪發現,有些人對預制菜安全性的擔憂來源于其可長期保存。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曉蒙認為,這其實和人們對合格罐頭食品的擔憂是一樣的。從食品工業角度來說,預防微生物增殖腐敗的工藝技術早就十分成熟。經過合理、恰當的滅菌處理,采用適宜的包裝,加上規范完善的冷鏈配送和銷售系統,預制菜的衛生與安全能夠得到基本保障。
吳曉蒙提醒消費者,在享受預制菜帶來的美味體驗與方便快捷時,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留意:
一是謹慎選擇商家。建議消費者選擇正規品牌和商家的產品,留心查看商家的相關資質。留意產品標簽,購買之前應當格外注意套餐的菜品種類、主要用料、分量多少、生產時間、保存條件、保存期限、提貨方式、提貨期限、制作方法要求等重要信息。
二是注意保存條件。消費者應注意不同類型產品的保質期限和儲存條件。一般來說,冷凍流通的預制菜,需要存放于-18攝氏度的冷柜里。對于需要冷藏冷凍的預制菜,需要在0—10攝氏度的環境下儲存和售賣。因此消費者應當留意擺放預制菜的貨柜是否符合相應的低溫冷藏要求。選擇快遞運輸時,應當及時和商家確認產品運輸方式,是否可以保證冷鏈運輸。
三是收貨注意查驗。收到預制菜品時,消費者應當及時查看產品情況,看看菜品質量有無問題,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采取拍照、錄制視頻等方式留存證據,并商家協商解決問題。
據中國經濟網、《廣州日報》、《中國消費者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