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分享 | 如何做大做強餐飲連鎖
連鎖餐飲是餐飲的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模式,指餐飲企業通過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品牌拓展。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連鎖企業必須具備2店1年才有出售特許經營權的權利。
連鎖餐飲是特色餐飲的一種發展模式,也是餐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一個必然的產物。
中國餐飲商家數量接近一千萬家,頭部大型連鎖餐飲品牌,腰部中小型連鎖餐飲品牌,以及尾部大量衛生條件相對不嚴格的夫妻店路邊攤。
人們對餐飲品牌、口碑和衛生條件等更加注重,進一步加速了餐飲行業向連鎖化、品牌化整合。
在國內,餐飲連鎖化已然開始布局加速。
連鎖加盟已有近160年的歷史,目前美國的餐飲連鎖比例大約是30%,而中國只有5%;
英國特許經營企業平均壽命是9年,成功率超95%,中國平均下來則小于3到4年。
事實上,近幾年來,我國餐飲企業的連鎖化格局已經在慢慢形成,據有關數據顯示:
2015至2017年,連鎖餐飲企業門店以11%的速度持續增長;2018年餐飲連鎖化呈爆發式增長,其中50家門店以上連鎖餐飲企業正在以52%的速度快速擴張;2019年中國餐飲連鎖門店增長率為27.4%,餐飲連鎖門店正在以3倍于整體餐飲的增長率擴張。……餐飲行業連鎖化的持續增長,所對應的便是餐企連鎖進程的提速。最近幾年,業內千家門店以上規模的大型連鎖餐企越來越多,萬家連鎖店的超級企業也陸續出現。
比如重慶火鍋品牌德莊火鍋,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了近千家門店;專注“小火鍋”業態的呷哺呷哺門店,自1998年成立之間,門店已經突破千家;2009年在哈爾濱成立的米粉品牌無名緣米粉,目前門店數量共2200余家門店;麻辣燙品類的頭部品牌張亮麻辣燙,今年5月全球門店突破5000家……
直營和加盟,孰是孰非?
盡管中國餐飲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于連鎖餐飲而言,他們的經營模式無非就是直營和加盟兩種,但這兩種模式,也各有利弊。
直營連鎖,總部統一采購、配送、調配資金人員等,能降低經營成本,合理優化配置,提高效率,但資金投入大且見效慢,一般在企業發展初期都難以承受,所以對企業的要求會比較高。
加盟連鎖,企業能夠快速積累大量資金,迅速跑馬圈地,擴大規模,不足是加盟店對總公司的品牌形象、后端服務、系統管理等的依賴性比較強,這也考驗了加盟品牌的真正實力。
思考
連鎖難題如何解決?
新銳餐廳快速擴張年開千店;上市餐企10天開一家門店;百年連鎖品牌業績逆勢增長……傲人的成績一出,人人稱羨。但無論是直營連鎖還是加盟連鎖,欲速則不達,盲目追求速度都可能半路夭折。
特別是在餐飲的新時代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資本的批量注入,大量餐飲新兵相繼進場,新餐飲、新零售等新模式的出現,都給餐飲連鎖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餐飲人不得不思考:如今做連鎖還有哪些機會?傳統連鎖餐企又將面臨哪些新變化?行業進入洗牌階段,餐企的連鎖經營難題又將如何解決?企業要如何裂變,才能實現從0到1,再從1到100的連鎖夢?
一是商業模式。里面包含了很多,包括采購、供應、品類、銷售、定價、店面運營和裝飾等。二是運營管理模式,三是選址建店系統,四是營銷集客系統,五是團隊的培訓選拔激勵體系。
很多餐飲企業,所謂的連鎖體系并沒有建立。什么叫連鎖?我認為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他們對連鎖的理解并不深刻,大家簡單地認為品牌統一了、有幾家店了,就可以跟人家說自己是一個連鎖企業了,但這其實只是連鎖的第一步。這叫做形聯,也就是形式上的連接。有統一的招牌、菜單、裝修、服裝和價格。
第二步是物聯。采購、配送、制作、加工系統要統一,像加盟店,各自采購、加工,各自有各自的渠道,這個就沒有連在一起,作為連鎖企業的規模效應就體現不出來,品質控制和安全管控也達不到。
第三個是軟連,就是軟件相連。你的運營體系、IT平臺和IT系統是不是相通、是不是連在一起的?
第四個是人連。人員招聘、訓練、調配、考核、激勵是不是一套系統?你們是不是一個團隊?如果各自為政,分屬于不同老板的話,這個聯盟聯起來就不會很好。
第五個是心連。企業里要有統一的目標,這個目標是所有員工都認同的。
這是我認為的連鎖的五個不同層次。如果這五個都能做到的話,將來你就能做成一個大而強的企業。現在很多在全國號稱有上百家,甚至幾百家連鎖店的餐飲企業比比皆是,但絕大部分都是屬于加盟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2022年餐飲連鎖行業研究報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