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飛書 海底撈從“數字”中要效率
數字化早已是各類型企業發展的必須選擇。
海底撈的數字化起步較早,2011年,其門店就用上了平板電腦點菜,但數字化不僅是點餐收銀、排號訂餐系統、會員管理系統、產品平臺管理系統的數字化。如今,企業數字化進入深水區,有一定數字化基礎的企業,出現系統林立的“數字煙囪”,數據在不同部門的系統里,難以掌握全局,員工日常需要在多個系統間來回切換。當海底撈的門店從幾十家發展至一千余家,“數字煙囪”的存在對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逐漸產生一定影響。
以產品優化為例,也就是海底撈的產品“黃卡”標準,最初是貼在后堂的紙質版,線上化搬到Excel后,新舊版本的更新期可能出現多個版本在門店中流傳,民間更是流傳了多個版本,
如何保證信息傳達的及時、統一,同時兼有保密性是管理中需要關注的。
2022年海底撈開始和飛書在數字化領域進行合作,不久后,針對菜品“黃卡”標準存在的問題,飛書為海底撈打造了一套“飛書門店品控方案”,把黃卡標準沉淀成了可隨時更新的知識庫。目前所有門店在售的菜品,在知識庫中都有清晰的展示,包括出品要遵循的步驟,半份、一份精確的克數,標準品的圖片展示等等。
而且,每個新品推出前,飛書消息機器人會向門店經理及相關標準所屬人員發布更權威的新版本;售賣中的菜品如果有標準更新,門店也會收到相應的通知。海底撈CTO周浩運表示,如今一線員工已逐步形成認知,菜品黃卡標準就到飛書里找,大大減少了10萬人公司里的“噪音”,節約了總部和門店的溝通成本。
“飛書門店品控方案”其實是飛書結合最新產品“飛書應用引擎”和海底撈共創的一個服務。
除了“飛書應用引擎”,在3月22日,飛書舉辦春季未來無限大會,還發布了“多維表格”、“飛書集合平臺”,這三大產品組成了飛書的“業務三件套”。從2020年至今,飛書已經相繼發布了飛書Office、飛書People等產品,“業務三件套”的發布,也標志著飛書繼協同辦公、組織管理后,進一步拓寬至業務工具,幫助企業向內要效率、向外要增量。
飛書CEO謝欣表示:“通過這些產品,飛書將升級為基于協同辦公的企業應用平臺。我們希望對飛書的定位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幫助企業改造業務運轉的方式,讓業務先進一步。也讓企業業務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時,仍能敏捷應變、快速增長。”
多維表格:為企業提供靈活輕便的“瑞士軍刀”
對于海底撈來說,隨著門店逐漸增加,門店日常信息匯總管理逐漸成為一個大難題。
過去海底撈店長的日報發在聊天群里,需要再通過人工進行匯總統計。
如今,海底撈開始使用飛書多維表格的自動化能力,每天系統自動給店長推送表單,店長們在手機就能填寫當天的門店信息,大區和總部實時掌握所有門店情況,表單填寫的內容也比以前更細致了。
不止是海底撈,理想汽車用多維表格輕便地進行供應鏈缺料管理、西貝用多維表格搭建的敏捷開票系統、百安居用多維表格搭建實時客戶管理系統等等。目前,用多維表格搭建的各行各業、各種場景的業務應用已經超過了十萬個,且均為業務部門的一線員工零成本搭建。
在很多企業,飛書多維表格已經成為了一線員工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品之一,這些普通員工在靈活掌握多維表格后,人人都成為了業務高手。
周浩運表示:“原來很多數字化的轉型是信息部門、 IT 部門發起的,但在和飛書合作的過程中,很多數字化變成了業務發起的,追著我要這個信息。”
在現在的多維表格中,用戶提交的數據可同步進行自動拉群、一鍵催辦等進展推進功能,并已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權限管理。通過多維表格一鍵生成的儀表盤,管理者隨時隨地查看業務進展,同時點擊儀表盤還能下鉆了解詳細數據,對業務刨根問底。
利用飛書多維表格,海底撈還實現了很多零散的信息收集,例如今天員工身體健康狀態,明天店鋪的營業狀態,比如說可能因為臨時有施工、臨時有斷電等等。這些臨時性的信息,通過飛書多維表格信息輸入的入口,最終數據沉淀到海底撈更大的數據中臺,形成數據資產,與此同時飛書還提供了信息傳遞、信息交互的職能。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飛書發布的新版多維表格,已經在不斷的實踐中成為眾多企業的靈活業務工具,它上手門檻低、使用靈活,能讓每個人都快速搭出輕型業務應用。
飛書應用引擎:快捷易用的“系統樂高”
產品質量是餐飲門店的重中之重。海底撈門店的庫管,每天都要對食材驗貨,一旦發現產品缺陷,就要聯系供應鏈退回,并加緊送新貨過來,保障第二天門店正常運轉。
以往,庫管會第一時間在工作溝通群中跟采購反饋問題,海底撈全國有上千家門店,幾十家門店會被劃分到一個聊天溝通群中,同時要求庫管在工作溝通群之外,還需要在海底撈自己的系統上再提交,然后由門店店長將隔天的數據統一提交給總部。總部將數據導出之后,會按照職責劃分,再將各門店各產品具體缺陷信息提交給負責的采購,由采購再將該事件處理的結果,錄入到系統中。整個流程要耗時3-4天。
現在,海底撈通過飛書應用引擎搭建了一個菜品問題提報系統,門店、供應商、物流都可以在飛書上直接@責任人,所有的過程數據都能信息化留存。這款系統自2022年8月上線以來,最快情況下2小時可閉環處理單個問題。和之前相比,整個提報流程節省了40%的人力,同時效率還提高了25%。
談到飛書和海底撈共創的應用,周浩運坦承:“很多問題其實是常年自下而上積累下來的。從解決方案的角度來說,海底撈其實更懂業務,飛書更懂它們的產品,所以在和飛書合作后我們把很多業務問題做了提煉,把問題拋出來給到飛書的同學,看看有哪些工具或哪些解決方案能幫我們去解決這個痛點。”
飛書應用引擎可以幫助技術人員大幅降低開發成本,快速搭建業務系統。因為飛書應用引擎提供了廣泛的通用模塊,可為技術開發節省大量重復瑣碎的過程,聚焦20%核心業務部分。此外,產品簡潔易用,提供了大量的可視化編輯模塊,讓業務人員也能輕量編排改造,實現快速迭代。
在介紹自己使用飛書應用引擎的實踐中,謝欣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飛書團隊在使用外部銷售系統時遇到許多不順手、不方便的問題,在使用飛書應用引擎搭建了銷售系統后,自身的大量需求得到了滿足。與飛書Office的互通,也讓更多問題隨時在群聊中得到反饋。靠飛書應用引擎的“一句話最新進展”功能,謝欣及時介入了與客戶的交流溝通中,最終促進了成交。
飛書集成平臺:打掉內部煙囪的“連接器”
在很多企業,數字化探索已經綿延數年,基本已經有了健全的ERP、CRM、OA和人力等系統,但它們往往散落各處,像一個個獨立的“煙囪”。
海底撈不同的數據也存在于不同的數字系統中,不同系統中的數據之間不能實時互通,總部難以實時掌握信息全局,員工日常也需要在多個系統間來回切換,對企業經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造成了影響。
飛書集成平臺實現了業務系統與飛書賬號、數據、流程的三重打通,還可將分散在各個系統的流程聚合在一起。比如把差旅管理系統、第三方商旅系統及報銷系統匯聚在飛書上,員工在飛書上就能發起各種流程,審批卡片會自動推送到管理者的飛書聊天里,實現一鍵審批。
飛書集成平臺目前已有 100 多個系統連接器,支持了市場上大部分的主流系統,比如用友、金蝶、SAP、Salesforce、Jira、MySQL 等。此外,它還提供了 70 多個開箱即用的集成方案,如 ERP、CRM、審批等集成方案,大幅降低了集成的成本。
“從前,看數據需要登錄到不同的系統,賬號打通后通過飛書即可搞定。通過飛書集成平臺,原有系統的潛力得到了巨大釋放,當初花大價錢買的系統好像也更劃算了。”謝欣表示。
周浩運透露,海底撈在使用飛書之后,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得到了較好的提升。海底撈在去年2022年7月18日正式使用飛書,截止目前,會議數超過31萬;使用超過200款應用,自建應用超100款,建立40余個知識空間,累計瀏覽量超過40萬;2022年下半年服務臺回答問題超過17萬個, 機器人獨立解答了 71% 的問題。
“這三個產品,既可以幫助企業便捷搭出全新的業務應用,又可以連接好、利用好企業現有的業務系統。讓小公司也有好系統用,讓大公司的貴系統也能被用好。”謝欣表示,“使用了這些業務工具后,企業也最終從人找業務信息,真正變成了業務信息找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