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園區首創:鐵路+城市共配+冷鏈模式,來看看這個鐵路貨運改革的經典案例!專線和大車隊還有好日子過嗎?
這是運聯傳媒為您分享的第91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tucmedia關注。
思想驅動變革 創新改變行業編者按:
作為中國鐵路由傳統運輸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的“樣板工程”;作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民生工程”;作為沈陽鐵路局非運輸企業貨改后二次轉型的“創新工程”。大連(鐵越)城市物流共配中心撥地而起,以其獨特的架構——背靠兩條鐵路專用線+四座(常低溫)倉庫+城市共配的模式開始進入物流人的視野。早前,運聯傳媒曾預判“公鐵聯運”的風口早已到來,今年4月海爾與鐵總的合作將這股風吹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今來看,全國各地嘗試公鐵聯運的種子已經播下,只待破土而出。
文/圖 運聯傳媒記者 孫秀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大連(鐵越)城市物流共配中心隸屬大連鐵越集團,位于大連甘井子區華北路350號,地處華北路與西北路兩條主干線之間,這樣說可能沒有概念,筆者將圖奉上,它的位置優勢一覽無余。
園區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高大上。為什么這樣說?筆者將所見所聞所感歸納出以下幾點:
【 1 . 園區不僅位置特殊,而且外部布局獨特。“四庫一樓”一字排開,整個園區像一條彩帶,依附背后的鐵路線而建,南北長達1.8公里。大連物流城市共配中心總經理劉慶剛介紹,園區一期總投資4億元,占地面積13.3萬平,兩座常溫庫、兩座低溫庫、兩條鐵路專用線和一座綜合服務樓,可謂布局清晰,園區寬闊。
【 2 . 五層立體貨架,雙月臺配合地面堆垛。常溫倉倉儲面積3.3萬平方米,庫外設置雙側月臺,并安裝多組卸貨調節板;低溫層倉儲面積1.5萬平方米,雙側月臺的所有庫門全部安裝封閉軟連接,貨物通過低溫穿堂,直接上架倉儲,確保裝卸全程無脫冷。倉儲主庫區為-18至-25度,采用5層壓入式立體貨架,在穿堂上方的夾層都分,還分別設有多間冷藏庫、氣調庫,水果催熟庫;超低溫庫面積5500平方米,主庫區零下55度,主要包含生鮮加工和倉儲兩大業務板塊。
【 3 . 配套系統完善。園區配備24小時常低溫配送車輛300臺,配套倉儲物流管理系統(WMS),運輸車輛及在途貨物管理系統(TMS),物流計費系統(BMS)等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先進的自動化儲存、分揀設備。
【 4 . 投資建設278天即運營,速度!作為整個項目的整體策劃及全程顧問公司,北京啟達喬泰咨詢總經理霍青梅介紹:“項目自2015年3月28日開工,常溫倉當年完工,低溫倉今年3月1日完工。”要知道低溫倉工期通常要一年半至兩年,要知道東北冬季有一段時間是不能施工的。這就是如鐵路般的速度,超過常規,除了速度,還有鐵路的裝載量,你是否覺得有些可怕?
公鐵聯運+冷鏈,讓“廠店通”更高效鐵路一直存在,為什么現在就可怕了呢?之前,鐵路承載貨源80%是黑貨,白貨只占不到20%,如今鋼材和煤炭量的急劇下降讓鐵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一點表現就是向白貨的傾斜,并且以30%的速度增長,這也能解釋為什么近兩年我們經常會聽到特需專列越開越多的消息。
可以說公鐵聯運是大勢所趨,純粹做園區已經沒有任何優勢,鐵越共配中心將依托鐵路網優勢,借助于東北貨物快車和鐵龍冷藏集裝箱,通過鐵路專用線直接將貨物卸入園區倉庫。除了鐵路這一元素,園區還根據大連海港這一區位優勢加入了“冷鏈”,4號庫超低溫(零下55度)年可加工金槍魚1.2萬噸。
劉慶剛說:“園區背靠兩條鐵路專用線,通過月臺將園區和鐵路連接起來,來自沈陽和東三省甚至全國的貨物都可以經兩條鐵路直接接入園區,無論是速度還是裝載量,還是價格,鐵路在長途干線的優勢完勝公路。”
當貨物經鐵路轉入園區倉庫后,除了正常的倉儲業務外,如何實現公鐵聯運或是廠店通?園區的一個“背景”提供了支撐:園區前身是沙河口配送中心,于2011年成立,目前合作客戶達60余家,并借此成功搭建18條配送線路、284家終端渠道,其中大型連鎖商超70余家,小型便利店150余家,線路覆蓋了大連所有城鄉區域。
從鐵路干線的接入,到末端最后一共里配送,鐵越共配中心有著成熟的配送渠道和運營經驗。而且,園區為客戶提供配套裝卸、分揀、加工、包裝、質檢、信息系統對接等服務,讓廠店通運作模式更高效。
從收租子到重運營的蛻變作為園區,鐵越共配中心并不稀奇,因為國內的物流園區太多,甚至一度出現眾多園區閑置的局面。傳統的園區經營方式就是靠收租子賺回成本和盈利,后來加了信息大廳匹配車貨資源等功能。但是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單純的收租子這種方式走不通了,園區的價值不僅僅是招滿商收到租金體現出來,擺在園區面前最嚴峻的課題是如何通過“運營”來創造價值。
鐵越共配的獨特之處是在于整合了鐵路+城市共配+冷鏈的資源,而且配套設施完備,多溫層的倉儲,貨物全流程可視化追蹤。“初期,首要任務是解決倉庫利用率的問題,而后期考驗則是運營能力,即能否將圍繞鐵越共配的所有軟硬件利用起來,創造更多價值。”劉慶剛說。
鐵越共配中心的這種模式不是個例,它體現出的是一個園區向多元化運營的轉型趨勢,不管是往哪個方向或模式轉,本質都是從一個從租場子到運營管控的轉變。如果這種轉變將鐵路包裹進來,勢必將對長途干線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特別是對專線還有大車隊,只是暫時鐵路的覺醒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筆者相信這個時刻會很快到來,一定。
鐵越共配中心這艘大船已經開始駛離港口,究竟能駛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希望如劉慶剛所介紹:“鐵越共配中心將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傾心打造功能最全、服務最好、信譽最佳、管理最優、效率最高的鐵路一流現代物流企業。”
如果您覺得有沖擊,那您覺得公鐵聯運對專線和大車隊的沖擊會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歡迎留言,您的觀點就有可能代表未來的一種趨勢。
(本文為運聯傳媒原創作品,未經運聯傳媒授權,謝絕轉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