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關于冷鏈物流,看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說了啥?
聚焦兩會 冷鏈之聲
2021年全國兩會在春暖花開的3月如期召開,在全球防疫形勢嚴峻的現狀下,意味著中國在經濟復蘇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2021年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提出的與冷鏈物流息息相關的提案與建議,更值得關注與重視。
那么,今年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提案,有哪些與整個了冷鏈、物流相關聯呢?
冷鏈
農產品上行、疫苗運輸等這些目前頗受關注的熱點與冷鏈物流密切相關,這一年冷鏈注定會成為業內焦點。
1、建設食品冷鏈物流管理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王士嶺提出了關于建設以商貿物流為龍頭的全國食品冷鏈物流管理體系的建議。
王士嶺表示,在疫情期間已經出現了一些冷鏈物流檢查呈陽性的商品。所以需要通過加強、加大管理的力度,把整個冷鏈物流的體系建立起來,加大監督和管理,我相信這項工作也對整個經濟發展,特別對農村的發展,將會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p>
2、保障疫苗冷鏈運輸品冷鏈物流管理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提出關于修改疫苗管理法的議案建議。
一、建議實行疫苗供給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疫苗接種預約系統;
二、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疫苗存儲及運輸技術標準,借助物聯網技術對當前疫苗存儲及運輸進行智能化升級;
三、充分保障偏遠地區居民的免疫規劃疫苗接種。
3、建設全程冷鏈
黑龍江省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在提案中建議,加大在冷鏈領域的基礎設施投入,鼓勵發展全國性綜合性冷鏈物流龍頭企業,提升從“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鏈條的冷鏈流通率,滿足人民群眾對品質生活的更高要求。
他建議,應該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支持綜合性冷鏈物流企業加大全鏈條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同時提高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建立健全可追溯體系,以應對防疫常態化要求,為現代社會發展提供冷鏈基礎支持。
4、推動冷鏈食品檢測報告互認
“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一系列關于進口冷鏈食品防疫防控要求,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對保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穩定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問題和困難。”全國政協委員、禧云國際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延云在今年兩會建議中表示。
劉延云提出建議,一是制定風險等級分級管理措施,對于核酸檢測報告、進口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等資料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免除進入中轉監管倉,備案后即可直接運送到店。
二是建議跨地區互認消毒證明、檢測證明、檢測報告,減少流通環節所產生的不必要的時間和成本,厲行節約,防止食品浪費。
5、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冷鏈物流行業貫通一二三產,是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后疫情時代和雙循環發展格局創建對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苯衲陜蓵匍_之際,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知聯會會長唐俊杰在提案中建議,要摸清行業底數,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消費升級。
為摸清行業底數,精準施策,促進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消費升級,唐俊杰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部門協調,建立行業統計長效機制。冷鏈物流行業涉及部門多,專業性強,不同冷鏈產品的作業場景各不相同,建議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社會組織參與,共同建立冷鏈行業基礎設施和運營關鍵指標長效統計工作機制。各部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統計本行業數據,并匯總至牽頭部門;
二是科學研判,建立健全冷鏈物流行業統計指標體系。我國與歐美等國家農產品生產流通模式、飲食習慣差別很大,且我國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農業特點和居民消費習慣各不相同,為科學研判各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需求,應結合國情,研究完善反映冷鏈物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
三是合理分析,建立基礎信息披露機制,為政府和從業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參照美國冷藏庫統計制度,每兩年對全國冷鏈基礎設施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并向社會披露行業基礎信息,一方面提高政府部門制定的行業政策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使行業從業者了解冷鏈市場權威數據,為其投資運營提供決策參考。
農村物流
今年的全國兩會對于農村問題格外關注,為此與提振農村經濟息息相關的農產品進程、工業品下鄉、農村最后一公里、農村物流設施建設等問題受到了重視。
1、建設鄉村物流服務站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提交了關于支持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提案。
他認為這張鄉村物流綜合服務站網絡的建設,需要解決土地、房屋、建設資金等方面問題。
建設標準。村級綜合站原則上不小于100平方米。配置電腦、快件存放貨架、小型倉儲設施等。具備郵政快遞配送、農產品代購代銷、倉儲、在線支付等綜合便民服務功能。不包括房屋建設費用,每個村級綜合站約需建設經費2萬元。
建設方式。由村集體提供土地資源和房屋資源,可考慮分類施策,多種途徑解決。
運營模式。采用“村級運營、社會公用”的模式,實現郵政、快遞、電商、供銷等多個主體共同使用,集約完成分揀、運輸和配送。
效益分析。一是帶動創業就業。二是促進農村消費。三是助力農產品出村。
2、建設農產品溯源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建議打通城鄉流通渠道,讓農民、產業與市場緊密銜接,從而實現一頭助力鄉村產業經濟發展,另一頭助力城市居民打造品質生活?!?/p>
楊國強建議:一是加強政府引導,推廣“公司+農戶”模式;二是打通農產品進城產業鏈,搭建城鄉現代商業橋梁。完善農產品進城的冷鏈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從鄉村到城市的農產品配送體系,大大簡化中間環節,讓利農民和消費者;三是建設農產品溯源系統,建立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形成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3、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
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建議加快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梁倩娟認為,“打通最后一公里”仍是農村電商短板,一些農村偏遠地區還存在物流不便宜、不夠快等問題。梁倩娟建議,國家進一步支持農村物流配送服務及生鮮等冷鏈倉儲運輸建設,構建“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農村現代流通體系,讓農村電商“出城進村”進一步走上“快車道”。
區域物流
各地方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對于當地物流建設發展都有具體的見解認識和建議,此次全國兩會,中部、西南等地區代表看準了未來全國經濟聯動的趨勢,提出不少與物流相關的建議。
1、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焦作大學副校長霍曉麗,建議支持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她建議,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可服務支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更好發揮鄭州機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
在“十四五”時期,河南將圍繞加快建設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重點實施鄭州機場三期工程,深化航空“雙樞紐”建設,深入開展航空電子貨運試點,完善樞紐航線網絡,不斷提升“空中絲綢之路”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2、建設成渝地區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今年最關注的就是如何加大力度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他認為,未來成渝地區發展應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上下功夫。“立足現有出境、出海大通道,加強成渝地區城市通江達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相互配套、無縫對接的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同時,推廣海南島全域開放模式,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全域享受自貿區政策,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跨境物流
去年至今,受到疫情影響,中國與海外經濟貿易往來受到頗多影響,海運、航空運輸、郵寄往來成本增加,因此,此次全國兩會針對這些新問題,也有了一些新聲音。
1、穩定國際航運海運價格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提出加強穩定大型國際航運物流企業海運運價,確保中國品牌企業出口物流安全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尹同躍建議:國家統籌規劃分散在商務、海關、交通等部門的國際航運監管職能,對重點航線海運價格波動、運力情況實施重點監測,及時掌握市場供需對接情況,了解企業政策訴求,指導航運企業提升經營效率、規范收費行為,及時出臺精準性支持政策,防范國際海運價格上漲對沖我國穩外貿政策效果,幫助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影響的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我國外貿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尹同躍還建議國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國國際物流企業的運力。
2、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創始人張興海認為目前的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運輸效率還存在一定問題,最明顯的是國際貨運提單的國際互認問題。同時,受海外疫情等因素影響,海運費高居不下,對出口企業帶來了雙重影響。
張興海提出,為進一步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優勢,一方面可以盡快將當前的物流費用恢復到合理價位;另一方面建議開展“一單制”探索,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運輸效率。
精彩推薦
1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為冷鏈發聲!
2
2021冷鏈物流啟示錄
3
冷鏈農產品的源頭分級,人大代表如是說
4
如何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產業鏈”?
來源:物流沙龍 、消費日報網等| 中冷聯盟整理編輯發布
設為星標★,更多精彩第一時間呈現↓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干貨!2022年中國冷庫行業龍頭企業分析——雪人股份:持續聚焦制冷壓縮機領域發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