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老太成“網紅”,“最潮養老院”大賞
老頭老太的日常生活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在養老院做數學題的一天、
在養老院小推車考試的一天、
50年后養老院的樣子……
來自河南許昌的95后養老院長樊金林,
借助搞笑、想象、耍寶等元素
演繹養老院老人的日常生活,
拍成段子發布在短視頻平臺,
收獲了數百萬粉絲。
奶奶的一次意外樊金林出生于1997年,
河南許昌人,
現在管理著五家養老院。
樊金林開的這五家養老院共有240位老人,
今年春節老人都留下來過年。
說到為何要開養老院,
一起都源于樊金林的奶奶一次意外受傷。
因為父母都比較忙,
奶奶經常一個人在家,
就不小心摔倒住院了。
奶奶曾說,
人老了,腿慢,
20米得走1分鐘。
樊金林覺得阿爾茨海默病很殘忍,
即使原來最信任的人也會被遺忘,
他發現很多老人下午經常發呆,
“那是在琢磨以前,
誰要跟他聊天,
他就跟你說個沒完。”
為了能夠照顧奶奶,
并且還能創業,
樊金林選擇了這個并沒有太多年輕人參與的行業。
2017年開始,
他帶領著一眾年輕人,
創辦了養老院。
從那時開始,
他開始思考該辦一家什么樣的養老院。
年輕的團隊年輕的團隊,
帶來年輕的理念。
在這家由樊金林管理的養老院里,
共有240位老人,
平均年齡80歲。
不同于傳統養老院聚焦于老年人的衣食所需,
他們更多地關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會針對每一位老人做個性化的評估,
精確到老人每天愛看什么電視,
愛不愛睡懶覺,
小圈子有幾個人,
愛吃什么東西,
有幾個子女等。
曾有一位奶奶因為女兒很久沒來看她,
心情不好,
他們就假裝女兒郵過來一個水果包裹,
奶奶心情果然變好了。
那是想被關注的“老小孩”們一開始,
樊金林并沒有想打造一個這么年輕化的養老院。
但是有一次下班后,
他跟同事們閑聊,
說那個人真“下頭”,
這個“絕絕子”。
奶奶聽了之后突然問樊金林這啥意思,
樊金林向奶奶解釋了“絕絕子”的意思。
過了兩天,
奶奶打麻將時突然蹦出來一句,
“你這牌打得‘絕絕子’”
樊金林突發奇想,
原來老年人是能夠學會年輕人的口頭禪的,
那他們能不能學會年輕人玩的東西呢?
發覺到老人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的興趣,
樊金林隨后又開始觀察了解老人們的愛好,
例如自己奶奶還愛表演,
于是他嘗試拍段子,
沒想到一下子在視頻平臺火了起來。
同住在養老院的其他老人
發現樊金林拍段子很好玩,
于是都自發地找其商量一起拍攝,
老人的家人對此也很支持。
隨后便有了上老年課堂、
做不出數學題、玩電競…...
養老院的日常被他用鏡頭記錄下來,
發布在社交平臺,
爺爺奶奶們的晚年生活
吸引了上百萬粉絲關注。
一位奶奶因為自己拍短視頻
受到了關注而萬分開心,
以前很少聯系她的孫女
也因為在平臺上刷到她,
經常打電話跟她聊視頻的事。
最新加入養老院團隊的,
還有一幫95后,
專門負責給老人錄視頻,
陪老人玩游戲。
老人們接觸到越來越多新鮮事物,
和孫子孫女也多了共同話題。
樊金林說,
這個養老院,
真正新在“快樂”這兩個字上。
養老院并不是老人不得已的選擇,
而可以成為一種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養老院不僅應滿足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的要求,
也要滿足心理需求,
“老小孩嘛,老人也是很貪玩的。”
一家打破公眾刻板印象的養老院,
成為“最潮養老院”和“年輕人都羨慕的養老院”。
這說明老年人不僅需要“活著”,
也需要更有品質的生活,
每一張臉,都不一樣。
老年人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符號,
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
老年人需要差異化、個性化的“溫柔相待”,
需要多一些細心、耐心、巧心和“繡花功夫”。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愿每一個人老去的時候,
都能從容沐浴夕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