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結構性失衡等問題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出爐
本報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北京報道
現代物流體系再添一份頂層政策。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還面臨著物流降本增效、結構性失衡、大而不強以及部分領域物流存在短板等突出問題。
為此,《規劃》從加快培育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深度挖掘現代物流重點領域潛力、強化現代物流發展支撐體系等方面提出多項發展任務,并聚焦現代物流重點方向提出多項政策措施,明確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
“現代物流發展對物流降本增效、打通區域市場、促進規則統一、加快運貿一體化以及區域一體化進程等都有著重要意義,關系著我國新發展格局構建以及高質量發展?!敝貞c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現代物流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同時對新發展格局構建也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重視民生保障
《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規模效益、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國際物流網絡以及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展,現代物流發展基礎良好。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總額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超過300萬億元,年均增速達5.6%。
不過,當前我國現代物流發展仍面臨部分突出問題,包括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結構性失衡問題亟待破局、大而不強問題有待解決以及部分領域短板較為突出等。各項突出問題中,《規劃》特意提及了專業物流以及民生保障領域物流存在短板,涉及大宗商品儲備設施以及農村物流、冷鏈物流、應急物流、航空物流等。
在此基礎上,《規劃》將強化現代物流對社會民生的服務保障等作為現代物流發展的重點方向,提出要完善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物流設施網絡,補齊農村物流設施和服務短板,加快建立覆蓋冷鏈物流全鏈條的動態監測和追溯體系以及鼓勵發展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等。
如在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方面,《規劃》從軟硬件等方面提出多項措施,明確要完善農村物流節點網絡,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效能。
為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規劃》提出要重點補齊中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山區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完善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網點為骨架、村級末端站點為延伸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設施體系等。
為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效能,《規劃》則提出要推進物流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深化電商、快遞進村工作,發展共同配送,打造經營規范、集約高效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推動物流服務與規模化種養殖、商貿渠道拓展等互促提升等。
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實際上,除指出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基礎與面臨的突出問題外,《規劃》還著重提及了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意義,指出現代物流發展在新發展格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以及暢通經濟循環、擴大內需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高度集成并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規劃》指出,現代物流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物流與交通基礎設施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薄弱的基礎設施會使得經濟活動的交易費用過高,市場半徑較短,導致大量有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和技術無法形成競爭優勢。”李然也認為,完備的物流體系往往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對提升供應鏈與產業鏈發展水平進而對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等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方面,《規劃》提出要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圍繞做優服務鏈條、做強服務功能、做好供應鏈協同,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升級,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等。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延伸物流服務價值鏈條,發揮現代物流串接生產消費作用,與先進制造、現代商貿、現代農業融合共創產業鏈增值新空間;提高物流網絡對經濟要素高效流動的支持能力,引導產業集群發展和經濟合理布局,推動跨區域資源整合、產業鏈聯動和價值協同創造,發展樞紐經濟、通道經濟新形態,培育區域經濟新增長點。
(編輯:盧志坤 校對:顏京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