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有毒事件視頻(“有毒糖果”借傳銷快速蔓延至全國多地)
綿陽查獲一同生產銷售有毒有毒肉類案
□ 晚報記者 楊傲多
□ 晚報晚報訊 岳 波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經過數年辦案,偵破一同生產、銷售有毒有毒肉類案,多方位摧毀“產、宣、銷”鏈,抓獲歸案違法犯罪嫌犯26人,所涉資金高達3.2億元。
2021年7月25日,綿陽市公安局接到市場監管部門移交的一條重要蛛絲馬跡:一群人在綿陽市仙海風景區一家商務酒店積極開展“家庭和諧 財富論壇”活動,兜售“錦閣鰻魚肽”保健肉類。正當這伙人大肆吹噓該商品的奇妙療效時,執法人員進入酒店將其當場查獲。后經檢驗,這種灌裝巧克力類的商品里所含國家明令禁止在肉類中嵌入的他達拉非成份。
綿陽市公安局根據蛛絲馬跡迅速積極開展深入調查,一條涉及全省多地的鏈逐漸浮出了水面。
調查發現,2019年1月,黃某以其父親的名義在本省登記注冊了倍某堂生物科技有限子公司(以下簡稱倍某堂子公司),并任執行董事長。他非政府人員多次在四川、貴州等地以發展全權的販毒模式,宣傳推介其子公司所含他達拉非成份的“錦閣鰻魚肽”商品。
綿陽市公安局隨即成立了以市局食藥環偵支隊、經開區分局為主力軍的調查組,積極開展多方位辦案。
針對該案涉及地區廣泛、鏈多元的特點,調查組同步派出多個辦案工作組,輾轉四川、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積極開展工作,在倍某堂子公司在本省承租的發貨倉庫里,現場查獲了大批未銷售的“錦閣鰻魚肽”灌裝巧克力,及時調取入庫數據和銷售數據,固定了所涉證據。
經調查,2019年1月以來,犯罪嫌犯黃某利用登記注冊的倍某堂子公司,伙同子公司股東兼財務田某等人,在明知對方未取得肉類生產許可證照的情況下,委托馬某為其子公司生產含他達拉非成份的“錦閣鰻魚肽”灌裝巧克力。
馬某又聯系韋某皓、韋某領兄弟,讓他們在黑加工窩點將他達拉非嵌入進巧克力商品中,按照SE9巧克力1.7元至2.5元不等的價格郵寄給自己。收到巧克力后,馬某在印刷的外包裝盒上假用某科技有限子公司肉類生產證照,并冒用某明星肖像,完成外包裝后再以SE9巧克力3.5元的價格銷售給倍某堂子公司。
黃某還以其妻子登記注冊的貿易子公司名義,在微信上申請登記注冊公眾號,成立倍某堂網上商城,按照每盒(4粒灌裝巧克力)168元的價格銷售“錦閣鰻魚肽”商品,牟取暴利。
為了擴大銷售量,他們還發展了4個層次的全權商,繳納2980元為區全權,繳納19800元為市全權,繳納6萬元為省全權,繳納30萬元就可以成為總全權。不同級別全權商可以繼續發展客戶,并從中享受現金分紅和商品折扣,一張銷售“黑網”快速在全省多地展開。
為多方位打掉黑色產業鏈,警方順藤摸瓜找到了馬某、韋某皓、韋某領隱藏在本省的2處黑窩點,查獲了大批已銷售給黃某的“錦閣鰻魚肽”灌裝巧克力肉類,扣押生產機械設備10臺。在現場,調查組民警對機械設備殘留物立即提取樣品送檢,發現樣品均所含他達拉非。
2021年8月至9月,綿陽市公安局非政府100余名警力,分為9個抓捕工作組,從生產源頭、制假外包裝、終端銷售等多個層次積極開展“全鏈、全環節、全要素、全網絡”打擊,一舉抓獲歸案犯罪嫌犯26人,繳獲大批含他達拉非成份的“錦閣鰻魚肽”商品、生產設備和所涉資金。
落網后的黃某等人交代,“有毒巧克力”生產出來后,在銷售過程中采取販毒模式,網上網下積極開展非法活動,網下主要是通過承租各地的酒店會議場所非政府兜售會,針對容易上當受騙的中老年人群體進行“洗腦”,不停宣傳商品的“奇妙療效”,引誘他們購買。
調查組負責人谷方喜介紹,他達拉非是國家明令禁止在肉類中嵌入的化學原料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嵌入他達拉非的肉類被認定為有毒有毒肉類。黃某等人在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生產、銷售含他達拉非成份的肉類,違反了肉類安全法,也涉嫌觸犯刑法。
目前,黃某、田某、馬某、韋某領、韋某皓等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毒肉類罪,經檢察機關批準已被執行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