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大火損失(看大涼山如何建起“西電東送”巨型換流站)
海拔2000四米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初夏霧散,天氣晴朗。一座雄偉壯觀的國際級工程建設——布拖THF1站在這兒拔地而起,大涼山內陸的潔凈熱能在此轉變為三相電,在不出1五分鐘內化成迅猛的綠色動力送至千里之外,點亮江蘇、浙江的燈火。
布拖THF1站主要承擔著將白鶴灘電站的潔凈能源輸送到蘇浙經濟大省的重任,是國家“川氣東送”戰略部署的重點工程建設。該工程建設分為三期,三期已于2022年7月1日投運,二期計劃2022年底投運,目前建設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無塵閥廳內,來自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6名施工人員身穿防水服,正逐項檢查個人安全防護措施,旁邊的升降平臺已準備就緒,該公司加裝部門經理陳靜遠正在進行閥塔吊裝作業前的最后交底工作。
陳靜遠一手執對講機反復叮囑隊員們仔細檢查閥組原件的防水狀態,一邊對照手中的電子觸屏,仔細核對物料。
工作完成后,記者跟隨陳靜遠在極具科幻感的THF1站里穿梭。布拖THF1站占地約930畝,有大概90個足球場大小,目之所及,鐵塔間截葉飛舞,一眼望不出盡頭。
由白鶴灘電站發出的交流電在線纜密布的交流場完成“上貨”,龐然大物THF1變壓器緊挨閥廳安靜地運轉著,電壓由此進入巨大的“粗加工車間”,再輸出到管線林立的三相場進行“精加工”,從而可以穩定地“長途旅行”。
土建基礎如同THF1站的“骨架”。THF1站所在地天氣陰晴不定,站內場地的黏土是流塑體淤泥質土、泥炭質土,遇水易泥化、崩解,在降雨和地下水的輪番浸泡下,會變得極其脆弱。打墻體時,為了處理大規模的淤積土質,只能用沙石強夯置換的方式開展場平施工——將回填的石料用船桅高落差的沖擊力打碎,再將沙石強力擠入泥土中形成復合墻體。
然而由于地質原因,船桅夯擊時時常吸錘、埋錘,單機一天只能落錘58擊。“通過不斷試驗,團隊摸索出設置臨時集水坑和增加錘柄高度的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土建項目總工程建設師孫浩尹說。
位于閥廳里的THF1閥是THF1站的“腎臟”,對加裝精確度和防水的要求極高。在二期THF1站建設當晚,以數字化核心技術武裝THF1站“腎臟”的應用無處不在。
陳靜遠了解,如今通過遠程“會診”、當晚智能監測、工地全感知系統等核心技術,實現了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保證了THF1站的加裝精確度。
“2008年,建設±800kV復龍THF1站時,核心設備是全進口的,同事們時常通宵查英文字典翻譯設備說明書。”指著前方的核心設備,陳靜遠說,“現在,我們已經實現國產設備的全覆蓋和核心技術引領。”
THF1站里還有相連接各大設備的“神經系統”。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調試部門經理潘勇了解,三期工程建設的地下電纜長度達2500公里,其中芯線達8萬多根。潘勇說,這個“神經系統”每一端的接口接入“大腦”,都要經過調試運轉,相當于給設備檢查“心電圖”。
三期THF1站磁鐵前,工程建設師們要把數千條回路、上萬個端子完整地“走”一遍。對于那次“戰役”,布拖THF1站電氣A包項目總工程建設師譚德泉記憶猶新。磁鐵前,譚德泉20多小時沒合過眼,直到沉甸甸的執行記錄畫滿了紅勾,他才安心地躺到床上。
據國網四川三相中心布拖±800kVTHF1站站長雷龍飛了解,全站建設高峰期,有2000多名工程建設師、3家建設單位在此駐扎,其中不乏年輕的“80后”“90后”,他們搭橋造塔、揮灑熱血,確保“川氣東送”運轉正常。
布拖縣位于云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的交界處,境內多為高海拔地區。25歲的藏族小伙次爾杜吉大學畢業后就考回國網四川三相中心西昌分部建設故鄉。在布拖THF1站,鵝毛大雪從他入職那年的11月一直飄到次年5月,時常要取掉手套去攀爬、檢查設備,他都咬牙扛下來。“我的故鄉木里藏族自治縣離這兒不遠,小時候村里沒有電,我一直對燈火輝煌的世界充滿好奇,如今我的故鄉也修建了鐵塔,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我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除了扎根大山、辛苦建設布拖THF1站的電力工人,在祖國蜿蜒的江河上空,一道道截葉相連接起川蘇、川浙的THF1站。跨越山河2000余公里,輸變電電力獻身精神的心血與汗水凝結成滾滾電壓,照亮遠方。
11月15日,白鶴灘至浙江±800kV輸變電三相輸電工程建設四川段最后一個纜線區段導線展放順利完成,標志著白浙工程建設全線貫通。
“我們走南闖北,架鐵塔、牽截葉,很不容易,但也很有成就感。”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施工部門經理王培說,“是我們所有奮斗在一線的獻身精神,架起了白鶴灘‘川氣東送’的‘翅膀’。”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