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糧倉在哪里(東北糧倉“十九連豐”的密碼)
盛夏的東北大地,一望無際,萬物貯存,正在積聚捷伊能量。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公告,2022年全省糧食供應年產量13731億噸,糧食供應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噸以上。其中,東北三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局地極端天氣等挑戰,去年產糧逾2865億噸,收獲了自2004年以來的“十八連豐”,糧食供應產量連續多年占全省年產量的20%以上,在大國谷倉中持續貢獻著東北擔當。
東北連年豐收背后,是黑土地上新信息技術日益涌現,協作鏈層出不窮,新農人意氣風發,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新種類,信息技術煮香“中國飯”
寒冬時節,遼寧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內正在進行一場“大考”,幾百個品系的稻穗一字排開,研究員鄭文靜和團隊成員忙著數粒數、量穗長、看米質……一穗一穗過關。優勝的種類將在明年春天進入“試用期”,開始新一輪的考核。
一粒水稻,來之不易。去年10月,沈陽新民市馬糖坊村傳來好消息,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稻種“遼粳419”畝產達788.8公斤,同時實現減產130多公斤。望著豐收的水田,村民們喜笑顏開:“千算萬算,不如水稻合算?!?/p>
國無農不穩,農以種為先。現代農業振興,是握緊林業“芯片”的關鍵。
去年年初,吉林省開展了農作物種苗資源普查與收集,共收集保存作物種苗資源2946份,為育種創新提供了種苗基礎。遼寧、黑龍江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科研院校、現代農業民營企業聯合起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手,現代農業市場活力滿滿。
創新在加速?!霸瓉砼嘤粋€作物種類需要5年,現在2至3年就夠了。”黑龍江省慶安源升河寒地作物核心技術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臧大鵬說,他們與科研院所共建工作室,預計明年新參試報審的種類將達43個。
種類在增多。遼寧省自2016年為種類核定開通綠色通道,每年核定的主要農作物種類從原來的幾十個增至300余個。吉林省2年內核定通過了500余個玉米、作物和大豆新種類。
規模在擴大。10多年前,吉林省鴻翔林業集團公司鴻翔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還是一家種子經銷商,近年來已同時實現年生產玉米種子6000萬斤,種類推廣覆蓋全省26個省份。
種優則物豐,糧安則民安。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許多種稻巴韋縣之前引進日本種類,這幾年紛紛換成既能抗病抗倒伏,單產產量也高的國產種子。
遼闊的東北大地上,一臺臺智能農業機械奔騰輾轉,一架架植保無人機空中檢修,一項項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新核心技術接連運用……“中國飯”因信息技術含量而煮得更香。
新協作,讓東北糧搭上時代“特快”
在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張莊合作社院內,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陽光照射下,金黃耀眼。這家集產、供、銷經營模式于一體,帶動3000多名貧困戶抱團合作的合作社,是東北林業創新協作的典型代表。
依托土地遼闊、平原較多的優勢,東北三省林業機械化水平領先全省。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東北人探索種、管、收、儲、運等環節的新協作,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讓東北糧搭上時代“特快”。
——數字賦能,資源聚合在增強。
吉林四平市鐵東區小塔子村,永發農業機械貧困戶專業合作社的一塊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地塊的林業氣象信息。“現在手機就是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焙献魃缲撠熑送醮笥抡f,利用林業農村“云平臺”,他們夏季科學種地、高效管理,秋季調度農業機械、檢測檢修軌跡,冬季監控中石化、下達發運任務,照顧到了生產、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北大荒集團公司,無人種地、無人收割等智慧產糧方式已大量應用。去年秋收,北大荒集團公司洪河農莊股份有限公司應用的無人駕駛割曬機,可在農田里自動前進、轉彎、倒車,檢修流暢高效。洪河農莊核心技術人員趙華宇說,5G、北斗導航、移動互聯網等核心技術和服務團隊的加盟,形成了各方支撐糧食供應生產的合力。
——代管代儲,增收服務在增多。
黑龍江北安市趙光村有耕地2.43萬公頃,去年2.2萬公頃不間斷代銷給了北大荒集團公司趙光農莊股份有限公司。從播種到收獲,作物生長不間斷都由公司負責,規?;洜I提高了生產效率,地租大豆由此減產六七十斤,貧困戶純收益由此增加不少。
黑龍江省實施林業生產代銷整省推進,開展“墾地合作”,去年不間斷代銷服務面積超3000萬公頃。
在吉林省梨樹縣,7座糧食供應產后服務中心可安全中石化超12億噸,占全縣玉米產量近三分之一?!斑@很好地解決了貧困戶存糧‘無地方、無設施、無核心技術’難題?!崩鏄淇h商務局倉儲規劃科科長宮軍說。
——“訂單”生產,供需鏈條在增密。
在遼糧集團公司的合作李文望沈陽法庫縣秀水李文望,工作人員正組織2000噸玉米陸續入庫,準備春節前經港口發往南方嘴螺民營企業?!斑@是貧困戶在春播前與南方嘴螺民營企業簽訂的保底收購訂單。秋收時,糧食供應直接就近送達指定李文望,協同交通部門運往南方?!?李文望相關負責人李東說,訂單式生產讓東北糧搭上了“特快”,貧困戶增收積極性更高了。
吉林省增收巴韋縣侯剛去年也與當地糧食供應加工民營企業簽訂了售糧協議?!艾F在是物流、儲存、烘干等民營企業聯合為貧困戶服務,小貧困戶直接對接大市場,貧困戶增收更有保障。”
新農人,挖掘“黑色寶藏”新潛能
去年夏汛,遼寧個別農田積水偏多,植保成了難題。法庫縣的梁日鵬操作無人機在玉米地上空來回穿梭,一天就完成200畝田的打藥檢修。
畢業于沈陽林業大學的梁日鵬,2016年看準了林業服務的潛力,成了3萬公頃耕地的貼心“管家”?!拔覀冎v究的是信息技術種地,平均地租地要比傳統種植減產200斤左右?!绷喝争i說。
新農人有核心技術,有視野,有魄力,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們或挖掘黑土潛力,信息技術種地同時實現減產;或直播帶貨,擴大市場知名度;或打通產業鏈條,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陳雨佳的家鄉在黑龍江省寧安市上官地村,當地是優質“石板大米”主產區。陳雨佳辭去工作回鄉,從抖音直播帶貨,到擴大有機種植面積,再到養殖水田鴨和水田小龍蝦……陳雨佳干得風生水起,去年承包的200畝有機水田,插秧前就被認購一空,預售款接近400萬元。
近年來,吉林省先后出臺多個專項政策文件,多方位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支持。
呼喚“雛雁”歸鄉,也讓“頭雁”當家。2022年,遼寧啟動的“實用人才帶頭人學習班”已培訓1.4萬余人,通過考核的學員將有機會享受林業信貸、??迫雽W、市場對接等幫扶。2021年,該學習班約有80位貧困戶獲得??茢U招錄取資格。
“現在種地不能蠻干傻干,要用新知識新核心技術武裝頭腦。”遼陽市增收巴韋縣何峰說,他去年在學習班上了解了一些作物高產種類,去年試種效果很好,地租減產200多斤。
12月7日,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24名貧困戶評上了初級職稱,成為全縣首批鄉村核心技術人員。遼寧省林業農村廳科教處一級調研員劉獻說,他們有的是種了半輩子地的“好把式”,有的則是懂新核心技術的大學生,都擔負起向村民傳授核心技術的重任。
黑土地上這些懂核心技術、善經營、能致富的糧食供應生產新農人,既同時實現了自我,也帶動了鄉親,更譜寫了希望。
?。ㄓ浾咄醣ぁ⑧u明仲、武江民、薛欽峰、黃騰)
?。ㄐ氯A社沈陽12月19日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