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可以開專用發票嗎(中小微企業可在家門口得到碳減排量認證和交易服務)
本報訊(記者黃洪濤 本報訊張聰 孫雅雯)“有了碳普惠管理體系,我光伏工程項目除賣電,還能透過強迫排放買賣賣碳,同時實現電投資收益和碳投資收益的共振。”蘇州工業工業園碳普惠管理體系啟動典禮當日,蘇州中鑫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劍俊表示,透過碳普惠買賣,民營企業預計每年可增加60多萬元~70多萬元的收入,更有動力在更多公共設施領域投資建設分散式光伏工程項目,為“雙碳”最終目標落地作出貢獻。
近日,全省首個消費市場化改革碳普惠買賣管理體系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工業園正式啟用,為工業園內的中小微民營企業提供更多那兒的碳排放量證書和買賣服務,促進綠色低碳生產方式轉型。
為落實“雙碳”最終目標,全省碳排放權買賣消費市場于去年7月上線。不過,由于全省碳消費市場以強制性參予為主,重點排放單位以外的大批中小型排放工程項目以及個人的強迫排放行為產生的排放量無法被證書為碳金融資產。
國網蘇州市工業工業園供電公司副副總經理朱肖晶介紹,目前蘇州分散式光伏單體項有7915個,合計分散式光伏裝機容量達2300MW,年發電量約19萬千瓦。“一方面,大批的分散式光伏等碳排放量無法查核,無法形成有效率碳金融資產參予碳買賣;另一方面,又有許多民營企業急需訂貨碳排放量來同時實現碳中和。碳排放量供需之間存在消費市場空白,需要建立更加靈活、多元的地方性碳消費市場。”
在此背景下,蘇州工業工業園以分散式光伏為突破口,圍繞碳排放量證書、買賣與使用,打造工業園碳普惠管理體系,建立起一套區域級的消費市場化改革強迫排放買賣管理體系,為碳排放量供需雙方搭起橋梁。
“相比全省碳買賣消費市場,碳普惠最大的優勢在于排放量認定和買賣的準入門檻低、成本低,所有有意愿的民營企業都能夠強迫參予碳買賣,透過‘零售’模式基本同時實現碳買賣零準入門檻。”朱肖晶說。
為了促進消費市場形成,“蘇州碳普惠智能平臺”和蘇州市能源大計算中心數據同時實現貫通,將分散式光伏民營企業的“發電量”快速查核為有效率的“碳排放量”,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在線排放量查核服務,降低民營企業碳排放量查核成本。
了解到碳普惠管理體系后,博格華納驅動系統(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莉夏急于搶購4000噸碳排放權益:“汽車產業上下游民營企業紛紛發布了同時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我也急于在2035年同時實現碳中和,對碳資源的市場需求十分迫切。以前沒辦法參予到全省碳排放權買賣消費市場,如今在那兒就能直接訂貨到減碳量,并完成碳中和證書,非常方便。”
截至目前,蘇州已有15家光伏民營企業加入碳普惠平臺,20余家民營企業明確了碳排放量的購買意向,潛在年碳排放量市場需求超過20萬噸。
黃洪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