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如何成為東方星巴克?
最大競爭是全球市場
【追光者2023】過去的2022年,消費行業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從年初的消費融資熱潮退去,再到年末的煙火氣回歸。這一年,消費企業參與了這個世界的變化,見證了離開,也迎來了相聚。時至2023年,時代周報關注行業熱門公司過去一年的探索及成績,也關注接下來2023年的企業新動態,通過企業核心人物訪談,呈現行業趨勢風口。
進入2023年,新式茶飲的發展似乎不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先是第一梯隊品牌選擇“放下身段”,深入非一線城市降維打擊;有頭部企業則選擇“強強聯合”,加速進入并購時代;而卷入這場混戰的腰部品牌們,同樣為搶奪市場而“跑馬圈地”。
新茶飲行業明顯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茶飲品牌們將焦點放在規模上。
在這其中,霸王茶姬作為國風茶飲領域規模體量最大的品牌,又會有什么樣的視角、思考和決策。
近日,霸王茶姬聯合創始人尚向民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透露,門店規模是品牌實力的一個表現,也是降本增效的一個支點。“用的好,能發揮總成本領先的優勢,但也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反規模重力’。”
在尚向民視角中,霸王茶姬所推崇的規模優勢,更注重效應與服務。
近些年,霸王茶姬顯示出不錯的發展潛力。自2017年成立,這家從云南起家的國風茶飲品牌,短短幾年便突破“千店規模”,累計獲得超3億元的A&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XVC、復星、琮碧秋實。
盡管如此,尚向民仍思考了霸王茶姬存在的不足。他認為,“要讓更多人知道霸王茶姬,需要在提升品牌勢能、擴大知名度上做努力。”他說道。
“霸王茶姬未來要像星巴克一樣,不僅僅是因為好喝而購買,而是因為認同品牌理念而購買。”在采訪中,他不斷強調,霸王茶姬未來想成為東方星巴克,用茶和茶文化推動品牌發展,走向全球。
“做規模優勢”
時代周報:一直以來,霸王茶姬專注于國風茶飲這一方向。如今,行業內同樣有越來越多的國風品牌走向市場。對比之下,霸王茶姬的市場競爭力在哪些方面?
尚向民:在整個茶飲市場中,霸王茶姬一直在講自己擁有5大差異化:空間、品牌定位、戰略、產品、供應鏈,但實質上這5大差異化都源于一個根本邏輯:定位先定價,定價定天下。
我們核心的差異化是在15~20元的中間價位段,找到一個讓顧客感受到產品價值和空間體驗價值平衡點的地帶。沿著這個主思路找到國風這個點,一方面做體驗的差異,圍繞文化做品牌;另一方面在中國文化中尋找足以代表它的物資利益,于是我們看到了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茶。
回到國風茶飲這個行業本身,整個賽道目前處于“強品牌弱品類”的階段。所以聚焦到當下國風茶飲行業內的競爭點,有兩個:一是規模,做規模壁壘;二是品牌,做品牌心智壁壘。
從規模來講,我們在國風茶飲這個領域的第一個重點是要持續做門店加密,做顧客的購買便利性和規模領先優勢;從品牌來講,目前國風茶飲上的品牌心智格局處于從一強到多強、N強變化的階段,整體心智在從集中走向分散,能讓消費者長期有心智留存且產生高頻復購,需要品牌自己產生一個轉化過程,從品牌勢能到品牌心智。
時代周報:2022 年 12 月底,霸王茶姬宣布將在 12 月新開門店 205 家,全球總門店數已達到 1050 家以上。在門店擴展方面,霸王茶姬有怎樣的戰略規劃?
尚向民:門店拓展的邏輯,還是上一個話題講的“做規模優勢”。關于門店本身,我們有兩方面理解。
首先,是以開發選址的邏輯來看門店:門店是線下連鎖最重要的渠道。在門店選址的邏輯上,我們對標到主流的一線消費品牌,聚焦購物中心選址。但這樣的門店或者說渠道是有限的,每個購物中心能給到茶飲品牌的選址通常就3~5個,最優質的口岸店可能只有1~2個,全國也就幾千個,所以渠道是一個稀缺資源。
其次,是從規模效應來看門店。霸王茶姬目前的門店規模在1150家以上,總體過了千店規模的階段,但是從全行業來看,還有3000家、5000家、10000家門店的品牌。如果店開了,運營能力、數字化能力、組織力沒跟上,最后還是在做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所以今年我們在門店上的戰略,會逐漸從開店到管店上做資源傾斜,做好最后一米的門店服務能力。
時代周報:在新式茶飲的賽道中,產品推新是品牌發展策略之一。但霸王茶姬好像并不熱衷于頻繁推新,而是聚焦于適量產品的選項。在這方面,霸王茶姬自身對于產品推新有哪些考量?
尚向民:我們對新品的看法可能和其他品牌不一樣,整個2022年我們一共上過4次新品:4月山茶花烏龍、6月蜜瓜烏龍、8月玫瑰普洱、11月金絲小種,整體邏輯還是聚焦在原葉鮮奶茶品類,做奶茶產品的口味創新。
很多消費者也發現我們的上新頻率不會和其他品牌一樣高。一方面是“在先邏輯”,我們在研發的過程中,會側重做原葉鮮奶茶品類,核心是為了實現消費者對霸王茶姬心智的聚集;另一方面是“在后邏輯”,霸王茶姬經過怎么多年的產品探索,發現原葉鮮奶茶是標準化和消費者心智成熟度非常高的品類,成功路徑是有跡可循的。
這些年我們的思路沒有變過:從減法上取得勝利。國內茶飲行業在研發新品上非常卷,包括產品營銷也非常卷,比如各種聯名。速度太快反而讓消費者無法聚焦心智、缺乏心智沉淀的過程,也導致了當下茶飲行業顧客忠誠度其實不算高。霸王茶姬所遵循的產品邏輯是去打造有普適性有底層價值的“減法”產品,讓這一杯飲品成為生活伴侶,能夠每天喝都喝不膩。
“最大競爭是全球市場”
時代周報:出海發展至今,霸王茶姬整體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目前處于什么階段?最深層次的變化來自什么?
尚向民:出海是在霸王茶姬門店不到100家的狀態下做出的決定。從霸王茶姬誕生以來,我們就認為它未來面對的最大競爭還是全球市場。未來不是茶飲和茶飲之間的競爭,而是茶飲和咖啡之間的競爭。在戰略選擇上,現階段將更多專注在國內市場,先看到國內市場的終局,再去看全球市場的終局。
2017—2023年期間,我們的國內市場實際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2017—2018年,先在昆明開天辟地,完成前 50 家店的開店,跑過模型驗證的階段;2019—2021年,再到云南頂天立地,整體在云南達到 200+家門店,建立大本營市場,打造本地知名度;2022年至今,則是全國鋪天蓋地,也就是我們的全國化發展階段,建立廣泛的知名度。
霸王茶姬最深層次的變化,是人尺度的變化,從一個不到 10 人的創業團隊到現在要管理 超過700人的中后臺,超過5000人的基層門店組織;從以前管理單店,到現在要做全球 1000+門店的管理。這個階段中的“人”,變的是管理半徑,不變的是使命、愿景、價值觀牽引,真正讓霸王茶姬所有人都認同東方星巴克的愿景,才能實現組織力的凝聚、團結。
時代周報:在營銷層面,國內到海外的營銷是否存在差異?在哪些方面存在難度?
尚向民:霸王茶姬在國內和海外市場還是存在一定的定位差異。
霸王茶姬在國內的價位段是 16~20元的中間價格帶,但在東南亞價格帶會高一些,已經定位到了高端品牌定位。
體現在產品營銷上,會有營銷方式的區別。總體上,東南亞年度的營銷活動不是很多,但定位相對更高,比如我們會選擇同定位的品牌進行合作,和馬來西亞的國寶級錫器品牌「皇家雪蘭莪」合作推出紀念杯、和高端礦泉水品牌「依云」合作推出冷泡茶等等。
海外營銷的難點,還是難找到一個自然流量的吸引點。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茶香還是最怕深巷。對于霸王茶姬,比較好的點是我們找到了盲盒杯的活動形式,吸引到消費者后,讓消費者到店后再去感受中式文化環境,在海外做對標咖啡的“茶”的社交空間。
“在確定性的環境下發展”
時代周報:回望2022年,有哪些關鍵詞可以形容茶飲行業?展望2023年,整個茶飲行業會有怎樣的趨勢和變化?
尚向民:2022年,茶飲行業還是聚焦在“變化”和“突圍”兩個詞上。這一年大家見證了很多變化:品牌梯隊的變化、疫情下商業環境的變化、新增長點的搖擺變化。因為這些內外部的變化,大家都需要找到突圍點,擺脫被變化左右的狀態,回歸到常態發展的路上來。總結一句話:2022年大家都在尋找確定性。
到了2023年,我們可以在確定性的環境下發展。1月份以來,大家戰略落地的速度非常快,茶飲競爭的維度又回到了速度戰,比如開店速度、規模速度、產品研發速度、出海速度等等。我們認為在整體消費市場復蘇的情況下,供給端,也就是各大品牌的復蘇是更快的,大家都會用自己創造出來的供給去搶奪需求市場。
時代周報:霸王茶姬下一步發展的動向是怎樣的?有沒有三五年的目標?
尚向民:今年,我們仍然會聚焦新市場的開發,做門店的新拓和加密。目前為止,霸王茶姬已經有了 13 個核心省級市場,在 17 個省市開店。
預計到2023 年年底,我們門店分布會更加均衡。同時在多省做門店加密,讓核心市場的壁壘更牢固。
未來3-5年,我們相信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茶飲連鎖化率越來越高,最終市場份額前3-5名的品牌會越來越大,頭部效應越來越強。只有努力保持在頭部的位置,才能不被輕易甩開差距。
撰文 | 涂夢瑩編輯 | 譚 驥-END-19號商研社轉載|合作后臺留言或加微信:_time19▼更多精彩,請加關注時代周報系列微信公眾號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