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推進物流降成本工作 促進即時配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29日在線上召開新聞發布會。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攝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許維娜)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對于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會對中國物流業帶來哪些變化呢?國家發展改革委是如何推動這些措施盡快落地?
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線上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圍繞具體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深入推進物流降成本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報請國務院印發系列綜合性政策文件,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深化產業聯動融合和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基本構建起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政策框架體系。
“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張江波表示,在各相關部門、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穩步下降,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較2012年下降3.4個百分點,與主要經濟體差距不斷縮小。
張江波稱,為深入推進降低物流成本,更好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將“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作為“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到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較2020年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對此,《規劃》重點從三個維度加大政策引導:
一是鞏固減稅降費成果。嚴格落實已出臺的物流減稅降費政策,推進現代物流領域發票電子化,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購置掛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等稅收優惠政策,堅決治理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依法治理“只收費、不服務”行為,清理規范鐵路、港口、機場等收費。
二是更加突出提質增效。重點聚焦全鏈條降成本、系統性降成本,強調通過提高物流發展質量、增進物流效率來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一方面,推動解決跨運輸方式、跨作業環節瓶頸問題,擴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供給;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貨物運輸結構,合理有序推進大宗商品等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鐵路貨運量占比較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促進以壓縮物流各環節絕對成本為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系、提高物流質量效率為重點的“系統型降成本”轉變。
三是推進深層次降成本。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設施聯動發展,支持生態融合發展。加快庫存周轉,減少社會物流保管和管理費用。穩步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不斷健全“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推動物流規模化、網絡化、組織化、集約化發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
三方面做好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創建工作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推進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作出明確部署。《規劃》也提出“建設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
張江波稱,截至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交通運輸部發布4批年度重點建設名單,共95個國家物流樞紐(其中“十四五”時期發布2批重點建設名單,共50個國家物流樞紐),覆蓋30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本構建起“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框架。
張江波表示,從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物流樞紐聯盟組織開展的監測評估情況看,相關樞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運營效率效益顯著提升,在納稅、就業等方面社會貢獻持續提高,樞紐作為物流設施網絡核心節點、區域物流活動組織中心、產業集聚發展重要平臺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特別是面對今年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相關樞紐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發揮物流“國家隊”作用,全力暢通交通運輸“大動脈”,積極打通城鄉配送“微循環”,有效保障應急物資中轉分撥,努力維護生活物資和重要生產物資保供穩價“生命線”,前10個月平均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7%,高于全國物流行業平均水平,體現出較強的承壓能力和發展韌性,對全國物流網絡的骨干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方面開展基礎課題研究,下一步將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研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據張江波介紹,初步考慮,重點從三個方面指導地方做好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創建工作:
一是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承載空間。統籌考慮國家物流樞紐空間布局,以及與樞紐緊密相關、高度聯動的相關產業發展布局,明確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的主要載體、輻射范圍,加強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產業發展環境,為現代物流和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構建供需適配的產業體系。緊密結合不同類型樞紐的主體功能定位,以及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基礎條件,打造區域性產業集群,既充分發揮樞紐對相關產業規模擴張、質量提升的支撐引領作用,又借助相關產業發展帶來的物流市場需求,鞏固提升樞紐的物流組織中心作用,推動樞紐與相關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是培育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促進樞紐與相關產業協同聯動和融合發展,打造以樞紐為核心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引導制造、商貿、物流、金融等企業依托樞紐,實現上下游各環節資源優化整合和高效組織協同,發展敏捷制造、準時生產等精益化生產模式,探索發展虛擬生產、云制造等現代供應鏈模式,提高樞紐創新發展和價值創造能力。
進一步促進即時配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規劃》將“強化現代物流對社會民生的服務保障”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發展方向,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重點推動?
張江波表示,現代物流兼具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雙重特點,不僅是促進市場供需對接和實體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而且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物流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對穩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張江波介紹,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推進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促進即時配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即時配送是綜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力眾包等模式,實現點到點、無倉儲、無中轉、即需即送的快捷物流服務。在餐飲外賣特別是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帶動下,即時配送實現高速發展,在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改善居民消費體驗、促進擴大消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有關行業協會反映,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達到約2000億元。作為跨界融合的新興現代物流業態,即時配送與現行政策體系、管理機制不完全適應,行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包括適應即時配送特點的政策框架體系不完善、傳統勞動保障制度不適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平臺企業協同管理作用發揮不足以及標準規范、配套設施設備不健全等。
對此,張江波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牽頭研究制定綜合性政策文件,加強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進一步促進即時配送健康有序發展。
另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將積極推進城郊大倉基地布局建設,擬重點面向大城市布局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統籌發揮城郊大倉基地貼近消費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強,以及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資源集聚能力強、服務輻射范圍廣、一體化運作效率高等優勢,推動形成“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城郊大倉基地”的生活物資物流設施網絡,有效提高城市物流體系“平急轉換”水平、城市生活物資和消費品保障能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