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副總裁(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快運行業的競爭)
行包速遞應用領域的競爭愈來愈受到應用領域的關注。2020年上半年物流應用領域的投資有一半投向了行包速遞應用領域,這從另一種側面證明了行包速遞的積極前景。巨擘和資本的加速進入,更加確認了速遞應用領域是在快遞應用領域之后,下一種最具潛力快速資源整合的物流應用領域。
然而,在這熱鬧的投資和快速的快速增長之下,還有掩蓋不住的對應用領域同業競爭的擔憂:此種度慘烈的競爭將把我帶往何處,我是否在面對一種度不確認的競爭環境?
我無法消除外界對此種度不確認性的焦慮,但更重要的是理解那些度不確認中,什么是相對確認的東西。通過緊緊把握那些確認的“錨”,就能極大地消除我對于今后競爭的焦慮和擔憂。
01
全省互聯網型民營企業的收益,從6%到20%的格局之變
第一種可以度確認的是全省互聯網型民營企業在整個行包消費市場的收益將大幅快速增長。
中國的行包消費市場擁有龐大的體量,當前,雖然出現了互聯網型民營企業的新模式,但接駁還是占據了消費市場的絕對收益。過去三年,組建或加盟速遞互聯網成為主流的打法,隨著更多巨擘加入戰場,這個應用領域的結構也在逐漸改變:
過去三年,全省性互聯網民營企業總體的年均復合快速增長在40%大約,單價比重收益從1%大約提高到了6%大約。
按照目前的快速增長趨勢預測,2025年全省性互聯網民營企業總體單價比重大概將達20%(假設年均快速增長率為30%大約);2030年可能上升到50%(假設年均快速增長率為20%大約)。
今后三年,全省型互聯網民營企業的單價收益從6%到20%是一種重大的變化。這意味著互聯網型民營企業將愈來愈擠壓接駁的生存空間,也意味著消費市場格局將正式進入資源整合時代,互聯網型民營企業巨擘之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慘烈。
很多人認為接駁的效率更低,擁有很強的競爭壁壘,互聯網型民營企業只有在皮夾具有競爭競爭優勢,而皮夾的消費市場空間有限,因此互聯網型民營企業會很快碰到快速增長的天花板。事實上,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此種認知,今天的互聯網巨擘還有30-40%的單價需要進行一次以上中轉,效率下降的空間巨大。
隨著下一步互聯網巨擘的單價繼續增加,貨源地直發線路愈來愈多,中轉的比例將大幅降低。互聯網和接駁的效率差異將愈來愈小,而在效率趨同的情況下,互聯網型民營企業在服務體驗和降低客戶交易效率方面具有額外的競爭優勢。
因此,從客戶的角度看,互聯網型民營企業的總效率和接駁民營企業的總效率比較,競爭優勢的天平將愈來愈向全省型互聯網民營企業傾斜。
02
全省型互聯網巨擘的分化,工作效率戰組織者和電商應對者
第二個能夠確認的,就是那些互聯網巨擘民營企業的競爭地位將會發生巨大的分化。
在全省型互聯網民營企業單價收益整體上升的格局下,已經有多家速遞巨擘跨過初期的規模積累階段,引領著互聯網速遞應用領域競爭進入上半場——專業化運營的重要性將遠遠打破互聯網規模帶來的效應。
在上半場的規模化階段,民營企業的關注重點在單價快速增長上,民營企業工作效率和運營技能的差異被弱化;而在上半場專業化運營階段,民營企業必須在利潤和快速增長之間取得均衡,這時,各家民營企業的差異將會被迅速拉大。
從單價的角度講,一種民營企業日均4萬噸和日均3萬噸似乎聽起來差異不大,其實利潤的差異沒有被考慮進去。如果兩家民營企業的單公斤利潤是5塊錢和1塊錢的差異,那它們的價值差異可能達到4到5倍。當慘烈競爭的消費市場只允許總效率有競爭優勢的少數民營企業利潤,那在運營工作效率上稍差的民營企業,將會不得不停留在盈虧均衡線上或虧損狀態。
從快遞巨擘之間的競爭態勢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消費市場第二名的利潤水平是第五名、第六名的10倍以上,二三線快遞將不得不在中長期虧損下艱難直面,直至逐漸退出消費市場,而消費市場第二名民營企業的市值大概是第二名到五名的市值總和。
而對于此種分化的趨勢,更為確認的是,速遞應用領域的慘烈競爭避無可避,也沒有任何一家民營企業可以置身事外。由于加盟制民營企業之間幾乎沒有并購資源整合的可能(加盟網點地盤交疊、重合),且各家互聯網巨擘在短期內也不會因虧損而退出消費市場,因此此種競爭注定是中長期和異常慘烈的。
互聯網巨擘們只有兩條路可走:成為工作效率戰的組織者或做電商的應對者。前者依賴于有利的工作效率競爭優勢實現持續漲價,同時依然能獲得平穩的利潤和快速增長;而后者將不得不跟隨漲價,并中長期在虧損狀態下努力直面。其帶來的結局很有可能是只有兩到三家民營企業能同時實現利潤和快速增長,而其他民營企業將中長期陪跑。
追逐應用領域第二名將是最大的機會,雖然最難,但是收獲最大。
03
平穩是最快的速度,利潤和快速增長達到均衡
第三個可以確認的“錨”:贏得今后應用領域競爭的,一定是利潤和快速增長達到均衡的平穩型發展模式。
在互聯網型民營企業競爭的上半場,快速快速增長是最好的路徑,先期的虧損是有戰略價值的;但在上半場,沒有利潤的快速增長是豪無意義的。
從快速增長的邏輯來說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先促銷抓單價,期望單價起來以后再逐步優化運營效率;另一種是建立降效率技能,有著打破競爭對手的效率之后再讓利給消費市場,或者提高服務技能來撬動新的快速增長。這兩種不同策略反應在外就是電商和工作效率戰的區別。
在這兩種不同策略之下的組織,其專注點和技能建設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中長期堅持第二種策略的民營企業,能優先建立運營專業化技能,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并在中長期累積中逐步擴大差異化。從這個角度來說,平穩是最快的發展速度,不變是應對變化的最好方法。
許多人把今后寄托于黑科技,例如無人卡車、全自動設備等之上,期望通過那些突變躍遷來贏得競爭。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那些硬科技的突變也許能降低整個應用領域的效率,但是無法幫助民營企業獲得競爭地位的競爭優勢。因為一旦這類設備獲得認可,所有競爭者都會采用,絕對的降低效率無法轉化為相對的效率競爭優勢,應用領域競爭會馬上驅動新一輪漲價把那些收益讓給消費市場。
只有打破競爭者的工作效率提高才是有意義的提高,驅動這個差異化工作效率的核心驅動要素就是組織的運營技能和業務數字化的結合。在科技和智能的故事整天在我的耳畔嗡嗡作響的時候,我要有足夠的定力相信,團隊永遠是決定民營企業成敗最核心的因素。
競爭是優勝劣汰的公平戰場,偉大的民營企業無一不是在最慘烈的競爭中成就自己的王者地位。從整體發展來說,競爭有利于快速資源整合和技能提高,塑造一種更加有競爭力的速遞應用領域,最終推動速遞成為新經濟的關鍵基礎保障。
所以,速遞應用領域的競爭不可怕,怕的是競爭還不夠慘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