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則(信息化工業化融合發展大有可為)
近日,輕工業和科技部印發《“二三”科技和輕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總體規劃》,提出到2025年,科技和輕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準上實現融合發展,第三代科技向服務業各應用領域快速滲透,范圍顯著擴展、程度持續深化、質量大幅提高,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
輕工業和科技部科技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認為,《總體規劃》對于打造出信息驅動、軟件定義、網絡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化主導的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推進組裝大國、網絡大國和位數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促進服務業智能化化結構調整
“兩化深度融合促進了科技在服務業的廣泛應用應用領域,促進傳統產業發展結構調整升級。”謝少鋒介紹,“十三五”期間,科技生態環境圈服務業研發設計、生產組裝、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重要業務,全國輕工業民營企業重要工序數控三成、經營管理智能化化普及率和智能化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2.1%、68.1%和73.0%。
“二三”時期是建設組裝大國、構筑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的重要階段,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市場需求更加迫切。“當前,我國服務業仍面臨低端供給過剩、高端供給不足、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挑戰,亟需深化第三代科技與服務業全屬性、全產業發展鏈、全供應鏈融合發展?!敝x少鋒說。
為進一步大力推進服務業整體智能化化結構調整進程,《總體規劃》重點項目布署了裝備組裝、消費品、生物醫藥等應用領域的融合發展工作。“裝備組裝應用領域具有商品價值高、技術資金密集、產業發展關聯度高的特征,同時也面臨零部件眾多、生產狀況復雜、作業繁瑣的應用領域痛點?!眹逸p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蔣艷告訴記者,應采取攻克重要普遍性技術、建設智能化化車間和智能化工廠、推展裝備遠程運維等措施,改善設計與組裝智能化化結構調整方面的薄弱環節。
消費品應用領域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其質量管理精度不夠、商品運維效率低等問題,需要通過構筑柔性生產系統加以解決?!犊傮w規劃》建議,要開展基本概念消費信息的用戶市場需求挖掘、商品研發、智能化生產和信息增值等服務創新,推展大規模個人化訂制、共享資源組裝等新模式,滿足多樣化、個人化消費升級市場需求。
在蔣艷看來,生物醫藥應用領域與新技術集合度高,擁有較好的結構調整基礎,但作為離散應用領域,在設計和商品智能化化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相關能力。要鼓勵生物醫藥民營企業持續深化第三代科技創新應用應用領域,開展產業發展鏈高端化、供應鏈集約化結構調整升級。
“深化第三代科技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要著眼于提高廣大中小民營企業的科技、智能化化建設水準?!敝袊鐣茖W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位數經濟研究室主任、工聯智庫專家蔡躍洲說,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長期存在,即便智能化化結構調整意愿強烈,也較難籌措到所需資金。應從位數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化普遍性技術開發等準公共服務應用領域入手,加大政府投入,降低中小民營企業智能化化改建成本。
大力推進輕工業網絡普及
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是第三代科技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敖陙?,基本概念輕工業網絡的融合發展生態環境快速構筑,有影響力的網絡平臺數量超100個、設備連接數量超過7600萬臺套?!陛p工業和科技部科技發展司綜合處處長馮偉介紹,網絡平臺匯聚的輕工業APP突破59萬個、服務輕工業民營企業達160萬家,應用領域生態環境圈效果日益凸顯。
“目前,國內不少通用型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提供的是接入上云服務,在解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問題時,不能滿足其深層次市場需求?!辈誊S洲說,中小民營企業主要關注銷售、庫存、稅收優惠等環節,加上整體收益不明朗,大大降低中小民營企業“上云上網絡平臺”積極性。
為此,《總體規劃》提出,全面激發民營企業融合發展活力。到2025年,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普及率達45%,系統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如何大力推進輕工業網絡普及?蔡躍洲認為,應發展專業化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模式,圍繞具體應用領域打造出若干細分應用領域的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構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蔣艷建議,組織開展活動,鼓勵各界深度參與到網絡平臺發展中。大力推進發展基本概念網絡平臺的智能化化軟件工具和輕工業APP,培育和推展“網絡平臺+商品”“網絡平臺+模式”“網絡平臺+應用領域/區域”等解決方案,提高網絡平臺服務水準。同時,編制發布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發展指數和信息地圖,鼓勵民營企業通過評價結果明確網絡平臺應用應用領域水準提高方向,提煉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應用應用領域優秀成果,樹立典型標桿,持續鼓勵網絡平臺深化應用應用領域。
“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建設及推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產學研用金合作,開展重要技術商品聯合攻關,大力推進研發設計、生產組裝、經營管理以及物流等社會資源的智能化化改建、在線化匯聚和網絡平臺化共享資源,打造出基本概念輕工業網絡網絡平臺的產業發展發展新生態環境?!瘪T偉說。
培養新商品新模式新商業模式
新商品新模式新商業模式代表了未來服務業的發展方向,是深化兩化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在存量變革方面,新技術快速傳統服務業智能化化改建,促進經濟發展從屬性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在增量培育方面,有利于充分挖掘信息作為新型生產屬性的潛在價值,打造出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總體規劃》給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智能化化普及率達80%,民營企業形態快速向扁平化、網絡平臺化、生態環境化轉變;智能化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網絡平臺化設計得到規?;普?;重要工序數控三成達68%,位數化、智能化化、個人化生產方式在重點項目應用領域得到深度應用應用領域。
“《總體規劃》將培育新商品新模式新商業模式作為一項重點項目任務,布署了網絡平臺化設計、位數化協同、個人化訂制等7個應用領域。”謝少鋒舉例說,網絡平臺化設計降低了開發設計門檻和成本,個人化訂制助力服裝、家具、家電等應用領域實現逆勢增長,位數化協同快速了汽車、航空、電子等應用領域的結構調整升級。
如何發展智能化化組裝?蔣艷認為,重點項目在于大力推進生產組裝全過程智能化化改建,促進智能化化建設,促進先進過程控制系統在民營企業的深化應用應用領域,大力推進組裝執行系統的云化布署和優化升級,促進生產管理與生產組裝的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
面向工程機械、汽車等重點項目應用領域,蔣艷建議發揮服務化延伸作用,促進輕工業民營企業商品供應和服務鏈條的智能化化升級,從原有服務業務向供應鏈兩端高附加值環節延伸,推出設備健康管理、商品遠程運維、設備融資租賃、共享資源組裝、供應鏈金融、總集成總承包等新型服務,實現從單純出售商品向出售“商品+服務”轉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