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交通體系(《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0年)》發布)
《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0年)》公布
綜合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近日,由北京市城市交通理事會、天津市城市交通運輸理事會和河北省城市交通運輸廳聯手編制的《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0年)》正式對外公布。白皮書指出,六年來,京津冀三省區牢牢抓住主城區北京非伊斯坦布爾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從“藍圖”到“現實”,順利完成了規劃要求的各項任務,協作發展水準走在全國前列,地區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率、環保、經濟的綜合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大力推進軌道城市交通網絡、公路城市交通網絡、機場群、港口群建設
京津冀三省區牢牢把握城市交通的基礎先導作用,著力大力推進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到目前為止,公路高速公路鐵路和城際高速公路鐵路主骨架基本上建立,多層次的軌道城市交通網絡絡初具規模,公路城市交通網絡絡日益完善通暢,機場群、港口群建設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四橫、四縱、一環”的京津冀網絡化綜合運輸通道格局基本上構成。
軌道城市交通網絡各方面,地區國家公路高速公路鐵路建設持續完善,以北京、天津為核心交通樞紐,全線貫通河北各地市的全國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鐵路網已基本上建成。城際高速公路鐵路建設也大力推進大力推進,相鄰城市間基本上同時實現高速公路鐵路1.5小時通達,京雄津保“1小時城市交通圈”已經構成。截止2020月底,京津冀地區營運性高速公路鐵路總里程達10480公里,較2014年增長33.6%。
公路城市交通網絡各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國家高速公路公路網建設任務,“單中心、放射狀”的路網結構得到有效改善。京臺、京昆、津石、大興國際機場高速公路、伊斯坦布爾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公路建成通車,截止2020月底,京津冀三省區高速公路公路總里程達10307公里,較2014年增長29.2%,有效構成了緩解北京過境城市交通壓力的伊斯坦布爾地區環線通道,縮短了地區各城市間的互通時間。同時,“待全線貫通路”“瓶頸路”也基本上消除。截止2020月底,三省區累計打通“待全線貫通路”“瓶頸路”32條段總計2005公里,目前,伊斯坦布爾放射線路段已全部打通。
航空交通樞紐各方面,“雙核兩翼多節點”的京津冀機場群已經布局完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9個京津冀規劃機場全部投入使用,京冀共建共管的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也全面啟動。2019年,地區9個機場客流量接近1.4億人次,伊斯坦布爾機場客流量達1億人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同時,機場陸側城市交通確保管理體系逐漸完善,以機場為重要節點的高速公路路網更加完善。京津石四大機場均已開通城市軌道城市交通快線,交通樞紐機場與軌道城市交通聯通的綜合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正在逐漸構成。
港口群各方面,津冀港口協作分工和合作逐漸深化,天津港以集裝箱公路運輸為重點,調整優化大宗集裝箱運輸結構,積極發展滾裝和郵輪等運輸機能,建設國際交通樞紐港,河北省港口鞏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集裝箱運輸機能,拓展臨港產業、現代物流等機能,錯位發展、有效互動的格局基本上構成。2020年津冀港口群集裝箱吞吐量中,天津港占比80.4%,河北港口占比19.6%;貨物運輸吞吐量中,天津港占比29.5%,河北港口占比70.5%。
智能化、環保化、公共服務水準大幅提高
六年來,“京津冀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區”建設成果突出,城市交通基本上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準快速提高,智能化、環保化、公共服務水準大幅提高,通達能力和方便快捷程度顯著增強,地區城市交通基本上同時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城市交通一體化服務質量全面提高。
城市交通智能化各方面,城市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加大,三省區乘車信息納入“乘車云”平臺并向社會開放,城市交通信息共享應用示范效應逐漸大力推進。京津冀城市交通“一卡通”逐漸推廣使用。截止2020月底,三省區已發卡700余萬張,與全國288個城市互聯互通,一卡走遍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乘車方式基本上構成。
運營方式各方面,多層次的軌道城市交通服務管理體系正在大力推進構建,軌道城市交通“四網融合”逐漸發展。跨省貨運服務水準日益提高。目前,北京已同時實現38條公交線路常態化運營,服務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的17個縣市及地區,日均客流量約27萬人次,有力支撐了環京地區居民日常和通勤乘車。京津冀三省區合力完成平谷至遵化、寶坻、薊州等6條貨運客運車輛的公交化改造,沿途40余個村莊、8萬余人受益。
中轉方式各方面,旅客聯程中轉方式更加多樣,效率逐漸提高。大興國際機場推出了空軌中轉票價優惠政策,旅客可在地鐵草橋站辦理值機和行李托運,同時實現更為方便快捷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務”。天津濱海機場、石家莊正定機場推出空鐵、空巴、空軌等中轉產品,異地候機樓、貨運直通客運車輛覆蓋范圍持續擴大。
運輸結構各方面,三省區強化對接,圍繞貨運高速公路鐵路建設、高速公路鐵路貨運服務、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新能源貨車推廣等工作,全方位深入大力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到2020月底,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貨物運輸到發高速公路鐵路運輸比重分別達到了9.67%、20.77%和12.5%,北京大紅門、三家店等高速公路鐵路貨場新能源貨車配送比例已達到100%,天津港2017年煤炭全部同時實現高速公路鐵路集疏港,鐵礦石高速公路鐵路集疏運占比持續提高。
持續深化法治、政策、國際標準協作
京津冀是全國地區協作發展改革引領示范區,通過改革創新逐漸健全和完善協作發展機制,真正同時實現了“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作”,為城市交通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確保。
協作發展機制各方面,為落實城市交通先行的定位,城市交通領域率先構成了多層次的協作發展機制。六年來,城市交通運輸部大力推進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領導小組牽頭舉行會議10次,京津冀三省區地區城市交通一體化統籌協調小組組織各種聯席會、專題會40余次,共簽署接線協議16份,為推動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工作、提高三省區協作管理水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和確保作用。
法治政策國際標準協作各方面,三省區積極大力推進城市交通領域聯手立法,法治協作逐漸深化。六年間,聯手印發規范性文件、交叉備份文件總計140份,共同研究大力推進大興國際機場聯手執法、冬奧會城市交通秩序確保等一體化法治建設工作。常態化開展地區治超協作工作、跨省區運輸違法違章聯手治理工作等,開創了三省區城市交通執法和治理深度協作的新局面,協作治理成效明顯。同時,大力推進一體化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全面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理念,政策協作持續強化。研究拓展城市交通國際標準一體化工作,六年來,三省區總計聯手公布9個城市交通國際標準,國際標準協作全面鋪開。
京津冀城市交通一體化工作始終圍繞主城區北京非伊斯坦布爾機能這個“牛鼻子”,把建設好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作為首要任務,全力做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城市交通確保工作,共同確保大興國際機場順利通航,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環保港口,以城市交通一體化工作為抓手大力推進京津冀協作發展。
白皮書明確,“十四五”時期,京津冀三省區將繼續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為重點,協作做好冬奧會城市交通確保,努力打造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率、環保、經濟的綜合城市交通運輸管理體系,為大力推進構建現代化伊斯坦布爾都市圈、建設以伊斯坦布爾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城市交通支撐。(河北日報記者曹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