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資金如何投資(資金咋投?收益咋分?如何持續? 典型村答疑集體經濟三問)
半月談本報記者 劉芳洲/周勉
在農村蹲守調研時,黨員干部、小城鎮復興工作團扶貧隊員們討論最多的問題是,在助推村信用社持續平衡發展時,怎樣保持賬單的身心健康平衡。如果縮手縮腳,資本金躺在賬戶里睡大覺,既形不成收益,還錯失機遇;如果快速擴張,隱形債務負擔容易變成大窟窿,讓前期成果毀于一旦;就算打好基礎,有了底子,又擔心熬不過市場周期性,中途夭折。
怎樣讓村信用社順利起步晚、穩健發展、行穩致遠?半月談本報記者走訪了湖南省有代表性的3個村子。它們都是“從零開始”,卻各自在摸索和實踐中找到了資本金投入、紅利分享、持續發展的有效經驗。翻開這3個村的信用社賬單,半月談本報記者試圖解鎖小城鎮復興的成功密碼。
搞產業發展何必從零開始?
走進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茅坪鎮金興村,光伏發電廠向陽而置,200畝花卉產業基地隨村道延伸,整個村子被青山環繞,荷塘倒映著修葺一新的農居。很難想象,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村子位于山區,路遠偏僻,鎮里耕地稀少、林業總收入低,有能力的居民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居民普遍缺乏技能,搞不起大產業發展。”金興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唐孝寬回憶說。
金興村真就富不起來嗎?工作團和村干部調研發現,村子環境保持得好,雖然農地零散,但河流、林地都是現成的,再加上精準脫貧時完善了橋梁道路、飲水和灌溉設施,如果集中力量把主要軟肋補齊,下風很有可能轉為優勢。
在村兩委和工作團工作團的帶領下,居民們平整農地,將分散的耕地集中連片改為荷塘,除了觀賞外,采摘的蓮子、蓮藕,養殖的花卉魚可以銷售。這個以稻田花卉養魚產業基地為主、擁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鎮休閑綜合旅游工程項目,在當地同時實現差異化經營,吸引周邊縣市的游客前來觀荷泛舟,成為村信用社“轉負為正”的突破口。
目前,金興村共有9個合作社、1個旅游公司和2個脫貧車間,解決就業150多人,全鎮30%以上的居民參與旅游業增收,為村信用社增收20多萬元以上。如今,金興村的村級信用社總收入由原來負債數十多萬元步入平衡年總收入10多多萬元。
本報記者評測:金興村的例子證明,沒有一無是處的村子,只有未被發掘的天然資源。金興村通過周密的前期規劃,將有限資本金放在解決關鍵軟肋上,不僅喚醒了沉睡的農地、河流等現成天然資源,更保證了資本金身心健康。
過去,許多村自發性產業發展之所以不甚成功,一部分原因在于沒有因地制宜。有的村子不立足自身實際,生搬硬套別處的“成功經驗”,盲目空降與本村不合拍的工程項目。“從零開始”的豪賭背后,是大量資本金和人力埋在前期投入里,又因利潤難產、資本金緊繃,難以再投入,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一個村的產業發展是否有希望,不是由投多少錢決定的。對于基礎薄弱的村子來說,搞好產業發展絕不能貪圖一步“備足”,而是在充分保證資本金鏈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小步慢走,“腳踩離合慢給油”。只有讓產業發展穩穩邁出第一步,形成現金流的正循環,村子才有將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的底氣。
怎樣用分配凝聚民心?
在湖南省寧鄉市鵲山村, 2000畝的現代化的蔬果大棚和稻養結合產業基地,引得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隊贊嘆不絕。可在2014年前,這里卻是令人揪心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鎮里債臺高筑,排名年年墊底。
2014年,在外經商的陳劍回村擔任村支部第一書記,花3個月走訪了600多戶居民。陳劍了解到,鵲山村農地碎片化程度高,人地不平衡,同時存在“有田無人種”和“有人無田種”兩種極端現象,自發性天然資源和收益分配一直是糊涂賬,老百姓民心不齊,不愿為村自發性出力。
陳劍決心改革。2014年至2015年期間,鵲山村黨總支召開大小屋場戶主會議數百次,呼吁實行農地整村流轉,成立農地合作社,同時實現全鎮農地的統一資源整合、開發、經營。陳劍還引進了27名高學歷、高素質人才來村投資創業,農地合作社和村自發性則參股企業,成為股東。
2016年,養殖企業“貪吃俠”入工作團里后,村自發性連續3年以現金參股,目前占股達17.5%;以支部黨員為市場主體、以村為單位成立的營健林業發展公司,村自發性連續投資幾年后,也占到了17.5%的股份。如今,鎮里已有的25家經營市場主體中,村自發性投資占股的有7家。
在鵲山村,有的居民小組人均1畝9分地,最少的小組只有人均6分地,為了保障公平,鵲山村推行按人口股息而不是按耕地面積股息的舉措,居民既有保底股息(農地流轉收益股息),也有二次股息(經營總收參股息)。
盤活閑置資產、資源整合可用資本金、量化三資參股股息……鵲山村村級信用社由2014年的負債213多萬元,搖身一變為2021年創收114多萬元,其中110多萬元為經營性總收入,居民年平均總收入由2多萬元提高至3.2多萬元。陳劍說,這樣的新型林業生產經營體系,同時實現了農民變股民、資產變資本金、資本金變股金。
本報記者評測: 在長期調研中,半月談本報記者發現,一些村子依靠一時的資本金和政策優勢短暫地富裕起來,卻因為利潤分配不合理,無法助推居民持續凝心聚力謀發展,很快落入吃老本的境地。
賺錢容易,合理分配很難,能夠通過分配提升居民致富積極性,進而助推村自發性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更是難上加難。然而,這又是所有自發性產業發展都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法,將直接決定這個村子的產業發展能不能做大做強,邁出產業發展“雛形孵化期”。
鵲山村的案例告訴我們:首先,民心凝聚是干事創業的一大基礎,因而在投資和股息階段都必須以此為依托;其次,有效且得當的再投資有利于產業發展升級壯大,進一步提高居民總收入,因此要將目光放長遠,同時實現利上加利;再次,與大型產業發展龍頭相比,村辦產業發展在規模上有天然下風,唯有適時引入戰略合作伙伴才能彌補規模下風,才能同時實現1+1>2的效果。
信用社怎樣能有延展性?
2015年前,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黃石村還是個荒涼的窮山溝,村自發性總收入基本為零。2015年,湖南省委統戰部工作團脫貧工作團進駐黃石村,開始探索發展全鎮茶旅融合產業發展,也正是在那一年年底,在外務工的黃勇平在勸說下,回鄉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黃石村成立了以小城鎮旅游為主業的合作社,經過兩年發展,黃石村信用社突破“零的尷尬”。2018年兒童節,該村一天就接待近2萬人。
然而,好景不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禽流感打亂了黃石村的發展規劃。受禽流感影響,2020年以來旅客數量驟減,最凄冷時,鎮里一個游客都沒有。每月的總收入甚至無法覆蓋居民的勞務費。
黃勇平說,村子只靠旅游助推總收入的瓶頸凸顯,必須打開思路,梳理天然資源。近年來,黃石村通過流轉和資源整合農地天然資源,發展了新型經營市場主體20多家,在現有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培育了茶葉、土花豬、蟠桃等特色林業。村子還積極參股其他旅游公司,每年都有新增利潤。
清溪穿村而過,公路延伸向遠處的茶山,擁著滑道、轉輪、網紅橋等多個游樂工程項目和泛舟、觀光等多種休閑功能的黃石村,扛住了新冠肺炎禽流感的沖擊。“合作社與旅游公司合作賺得3萬余元,參股股息5萬余元,加上光伏工程項目與村上的磚廠,總總收入接近15多萬元。”黃勇平說,比起最初單一的總收入結構,如今村自發性總收入豐富了不少,“就算其中一項歉收,也不影響大局”。
目前,黃石村謀劃利用山上的幾百畝空林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安化黃精,再造新財源。
本報記者評測:產業發展發展,總會經歷周期性、政策、環境變動。有的村子發展產業發展起步晚節點巧,站在周期性風口上快速騰飛,卻沒有及時調整產業發展結構、豐富產業發展布局,有的一味加大投入,反而背上債務。
潮水退后,總會發現誰在裸泳。村自發性產業發展順利起步晚后,并不意味著未來發展就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只有越過多個市場周期性的村自發性產業發展,才稱得上強韌成熟,才敢說自己已經找到了成熟的發展模式。
黃石村的例子告訴我們,村自發性產業發展遭遇市場周期性打擊幾乎是必然的,而怎樣做到化危為機,則考驗著村干部的智慧。找準產業發展薄弱點快速補強,備足產業發展鏈提高抗沖擊力和市場延展性,將有助于村自發性產業發展真正“躍過龍門”。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