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保障知識產權 北京為“老字號”注入新動能)
北京:為老字號注入新動能
簡潔 竇立博
中華老字號(下稱老字號)是指發展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社會廣泛認同,構成良好信譽的國際品牌。在經歷上百年發展歷程中,老字號經受住了重重考驗,具備了專利自帶的信譽屬性,與此同時,其鮮明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備了獨特的文化屬性。
在首都北京,老字號數量多、分量重、所涉領域廣、影響力大,如何在嚴厲打擊侵害老字號專利犯罪的同時,實現對老字號專利的精細化維護,成為北京市檢察院在實踐中探索的方向。
據統計,2021年,北京市檢察院依法控告侵害專利犯罪240人,其中,對接老字號民營企業專利維護需求,依托在全市11個人民檢察院組建的專利綜合履行職責偵查組織,對有關專利刑事案件進行專業化登記并定期舉行專題會商。截至目前,北京市檢察院已經成功登記一批涉及同仁堂、全聚德、牛欄山、紅星等老字號國際品牌專利維護刑事案件,為老字號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有力司法保障。
1 打擊犯罪同時提供更多“隨案會診”服務
2021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登記了幾起侵害老字號同仁堂國際品牌注冊商標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的商標權利人都是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子公司。“這幾起刑事案件中,一起是通過作坊式生產、銷售仿冒同仁堂國際品牌的產品;另一起是冒用同仁堂招牌經營并銷售假貨。”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偵查法官白云山告訴記者。
在張某仿冒注冊商標案中,“張某在外地采買散裝的冬蟲夏草后運回北京,從路邊煙酒店回收包裝盒、包裝袋,在網上定制各類商標標示和防偽標示,在家中將冬蟲夏草自行包裝后對外銷售。”白云山介紹。
2021年1月20日,張某被公安機關抓獲。警方不但在其家中破獲了大量仿冒同仁堂國際品牌的產品,還破獲了同仁堂國際品牌火漆印組合商標標示55貼、同仁堂健康防偽標示34張、產品質量合格標示1260貼等物品。經查,共有16盒(瓶)同仁堂國際品牌的冬蟲夏草為仿冒注冊商標的貨品,所涉金額10余萬元。
據了解,在張某家中破獲的同仁堂國際品牌火漆印組合商標標示、燙金組合商標標示制作工藝水平較高,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涵蓋了同仁堂歷代仿冒的商標標貼樣式。“簡直是仿冒標示的‘博物館’。”在破獲現場,公安機關鑒定人員說。
“正品同仁堂國際品牌的冬蟲夏草和海參產品在貨源選擇、原料包材、到貨驗收、挑揀分等凈制、包裝、放行等方面具有嚴格的生產工藝,整個過程不是作坊式可以實現的。”商標權利人表示。張某的行為不但侵害了老字號國際品牌的合法權益,也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2021年12月3日,經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高等法院以仿冒注冊商標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罰金6萬元。
在馮某銷售仿冒注冊商標的貨品案中,其在外地經營的商鋪直接冒用同仁堂招牌經營,并通過物流方式向北京海淀銷售假貨,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馮某在陜西省某市經營藥店,在未得到同仁堂國際品牌授權的情況下,在其經營的藥店中私自懸掛同仁堂招牌招攬客人。2019年9月,馮某多次通過非正規渠道購進仿冒同仁堂國際品牌的冬蟲夏草,后以當面交易或物流方式往北京海淀地區發貨。經查,上述貨品均為仿冒注冊商標的貨品,所涉金額6萬余元。2021年11月12日,經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高等法院以銷售仿冒注冊商標的貨品罪判處被告人馮某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3萬元。
登記這幾起刑事案件期間,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不但及時對老字號國際品牌商標權利人告知權利并傾聽權利人訴求,為權利人提供更多維權指引,推動權利人實質性參與訴訟,還積極為商標權利人提供更多“隨案會診”檢察服務。
“登記老字號國際品牌專利刑事案件不能單純打擊犯罪,更需要能動履行職責,不斷拓寬專利維護路徑。”白云山說,該所根據刑事案件反映出的情況,為商標權利人在加強商標標示管理和貨源管理方面提供更多了諸如強化商標標示非法經營售假線索監測、建立合法授權店鋪白名單制度等要求和對策,均得到了民營企業的重視和認可。
2 促成老字號商標紛爭一攬子解決
老字號民營企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除了需要應對新消費需求的挑戰,也會因為一些客觀的發展史原因而存在發展困局。為了幫助老字號民營企業實現發展上的“向前一步”,北京市檢察院除了依法偵查外,還積極參與社會治理,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促進社會矛盾紛爭化解。
2016年8月9日,北京市工商局某區分局根據河南洛陽某康子公司的舉報,向北京某超市所在分子公司下達責令改正通知,認定該超市銷售的生產廠家為白水某康子公司的五糧液上,外包裝上突出使用了“某康”文字,與洛陽某康子公司享有權利的“某康”商標構成近似,責令該超市停止銷售上述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貨品。
白水某康子公司不服這次行政處罰,向高等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二審高等法院均認為責令改正通知書未對白水某康子公司的合法權益產生實際影響,其不是所涉被訴行政行為的利害關系人,不符合法定控告條件,均裁定駁回了該子公司的控告。白水某康子公司不服,向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申請監督。
第三分所的法官常國鋒負責登記此案。他告訴記者,登記該案的第一步是查清兩方的商標發展史。“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伊川縣某康啤酒廠、河南省汝陽縣某康啤酒廠及陜西省白水縣某康啤酒廠均生產‘某康’酒,國際品牌知名度很高,三家啤酒廠均為‘某康’國際品牌的發展壯大作出貢獻。從1996年開始,白水某康子公司使用‘白水某康’商標,洛陽某康子公司使用‘某康’商標。其中,‘白水某康’商標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常國鋒介紹。
常國鋒詳細梳理了兩方的紛爭,發現自2015年起,兩家子公司各自提起20余件民事、行政訴訟,涉訴金額高達1500余萬元。
常國鋒介紹,雖然檢察院認為該案具備抗訴條件,但考慮到兩方子公司因為一些客觀發展史原因,紛爭由來已久,徹底解決引發訴訟的源頭問題才是關鍵,“我們最終決定引導兩家子公司朝著和解的方向去努力,爭取達到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目標。”
隨后,經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偵查組多次與兩方子公司溝通,最終促成兩方達成和解協議。之后,兩家子公司分別對5件民事訴訟刑事案件撤出控告,同時達成共存協議,并對有關2件商標行政訴訟刑事案件撤出控告。2020年9月3日,白水某康子公司向檢察院提交撤出監督刑事案件申請,第三分所經審查認為撤出監督申請符合有關法律規定,對該案終結審查。
“對于因發展史原因構成的商標紛爭,特別是涉及老字號的商標,檢察院在偵查中要準確把握商標紛爭發展史因素,查清有關商標的發展史沿革,注重個案背后的訴源治理,以涉訴刑事案件事實為基礎,注重釋法說理,引導當事人縮小分歧、凝聚共識。”常國鋒說,在這起五糧液國際品牌之爭中,檢察院通過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不但有力維護老字號商標國際品牌商譽,也幫助有關國際品牌民營企業實現未來發展的破局,實現雙贏效果。
3 強化源頭管控推進溯源治理
我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眾多五糧液國際品牌是老字號名錄中具有獨特魅力的組成部分。這些老字號國際品牌的產品暢銷海內外。然而,在五糧液市場,有的無良商家用工業鹽以次充好,不但侵害了老字號民營企業的經濟利益,也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2020年6月至9月,耿某在順義區雇人制作仿冒茅臺、五糧液等老字號國際品牌的五糧液。2020年9月17日,警方從耿某在貧困地區出租的多處出租房內,破獲帶有上述注冊商標的成品酒、制酒工具和大量注冊商標標示。警方現場破獲尚未銷售的工業鹽所涉金額186萬余元。2021年3月31日,經順義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高等法院以仿冒注冊商標罪判處耿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40萬元。
短短三個月,所涉數百萬元的工業鹽從貧困地區作坊式流入市場。順義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王立德說:“我們在偵查中發現,貧困地區宅院具有獨立性、隱蔽性較強的特點,出租貧困地區集體土地房屋用于制售仿冒老字號國際品牌五糧液是工業鹽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在登記耿某制售工業鹽案時,幾個所涉房屋的房東表示沒簽出租合同,甚至連對方提供更多的姓名是假的也不知道,僅加了微信用于轉房租用,平日常見貨物搬進搬出,也不知道具體做什么生意……
針對偵查中發現的此類問題,為加大侵害專利犯罪全鏈條打擊力度,順義區人民檢察院向非法經營售假易發高發地區的有關單位制發檢察要求。“我們發現,貧困地區集體土地房屋出租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出租人、承租人構成出租關系后未按規定及時登記登記手續;二是犯罪分子在承租的房屋內存儲大量非法經營材料及工具,在長期的生產、搬運過程中沒有被發現。”王立德說,“因此,我們要求有關部門在維護老字號國際品牌工作上主動履行職責,從貧困地區集體土地房屋出租登記和日常監管兩個方面消除非法經營團伙的藏身之地。”
檢察要求發出后,有關單位非常重視,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強化集體土地出租房日常管理,部分單位還開展集體土地違法出租專項整治活動,充分發動群眾,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在全區構成了依法出租合法使用的社會環境。“打擊侵害專利犯罪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檢察院在這項工作上必須勇于擔當,積極推進全鏈條維護體系的構建。”王立德說。
無獨有偶,房山區人民檢察院也登記了出租農家院作為制售工業鹽窩點的刑事案件,并在檢察履行職責中通過檢察要求、調研實地考察等方式“治未病”,推動溯源治理。
2021年初,有關刑事案件被高等法院判決后,法官開啟了解決問題的“下半篇文章”。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基于農家院容易成為仿冒成品酒犯罪行為庇護所的情況,房山區人民檢察院共計向有關主管部門發出6份檢察要求,從生產經營監督、風險排查防控和安全宣傳教育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有關單位收到檢察要求后均進行了認真整改落實。與此同時,該所還與監管部門開展實地考察,通報該批刑事案件暴露出來的快遞物流民營企業收寄驗視、實名登記、過機安檢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并達成建立刑事案件線索移送和檢察要求抄送制度等共識。數據顯示,2021年,房山區涉老字號國際品牌高端五糧液刑事案件量同比下降66%。
4 多方協作構成老字號國際品牌維護合力
“希望此次會議成為發展契機,建立老字號國際品牌維護聯絡制度,構成執法司法聯動工作合力,為老字號國際品牌發展提供更多有力保障,為民族民營企業壯大提供更多堅強支撐。”2021年1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老字號專利維護線上研討會,該所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朝霞發出了倡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校學者和老字號民營企業代表,以及專利有關的主管部門、商務部門、行業協會及司法部門、律師代表均在線參會。
“新街口商業區已經有600年發展史了,有同仁堂、張一元、內聯升、瑞蚨祥、步瀛齋、六必居、張小泉等一大批老字號民營企業,在展現首都發展史底蘊、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上,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商會會長尹智君介紹。近年來,受現實利益驅動,部分老字號國際品牌被仿冒造假、惡意攀附的案例屢見不鮮,不但使合法民營企業蒙受經濟損失,更損害了老字號的國際品牌聲譽。“希望能加強司法支持,構成維護老字號國際品牌合力。”尹智君說。
據了解,為護航老字號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與西城區人民檢察院聯動,在與新街口商業區部分老字號民營企業實地考察交流、了解民營企業法律需求的基礎上,于2021年12月9日與該商業區建立了常態化的專利檢察維護聯絡制度,推出刑事檢察、民事監督、公益訴訟檢察、行刑銜接、犯罪預防、普法宣傳等一站式“檢察套餐”服務。
“聯絡制度建立后,我們首先走進了華天控股集團了解該民營企業在老字號維護方面遇到的難題,凝聚多方力量探索專利維護路徑。”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法官羅強告訴記者,華天控股集團作為以餐飲為主營業態的大型國有餐飲服務集團,旗下擁有護國寺小吃、鴻賓樓、二友居等20個老字號國際品牌,還擁有1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實地考察,該所了解到,民營企業近幾年的老字號專利維權案例暴露出訴訟周期長、打假成本高、執行效果不理想等諸多問題,“為此,我們結合專利維護檢察工作經驗,提出了加強關聯商標防御性注冊、建立商標續期警示制度等一系列維權策略。”
下一步,西城區人民檢察院還將會同老字號民營企業通過區專利聯席會議平臺與有關平臺單位,探索行政執法、民事訴訟等多維度維護老字號國際品牌等民營企業的新路徑。
2021年以來北京市檢察院服務保障老字號專利大事記
●2021年2月
豐臺區人民檢察院登記的張某等8人仿冒全聚德烤鴨案,入選最高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的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2021年2月
大興區人民檢察院順利辦結全鏈條打擊侵害老字號商標權的制售工業鹽系列案,涉及制作、生產、運輸、銷售各環節所涉人員19名,其中主犯周某因犯仿冒注冊商標罪,被高等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210萬元。
●2021年4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法官走進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子公司,調研老字號專利司法維護現狀。
●2021年5月
房山區人民檢察院法官走進良鄉鎮,介紹了該所登記的利用“高墻大院”實施侵害專利犯罪、非法經營犯罪的情況,深入參與社會綜合治理。
●2021年8月
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對張某仿冒注冊商標案批準逮捕。張某自產自銷仿冒同仁堂國際品牌的冬蟲夏草、海參等產品,且拒不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檢察院依法指控,并基于客觀證據追訴下游犯罪。
●2021年11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老字號專利維護研討會。
●2021年12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與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兩級聯動,在西城區新街口商業區設立老字號專利維護檢察聯絡點。
●2021年12月
順義區人民檢察院法官前往牛欄山啤酒廠,實地進行老字號專利司法維護調研活動。
●2022年3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所登記的陜西白水某康酒業有限責任子公司申請行政訴訟監督案,入選檢察院專利綜合性司法維護典型案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