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網線能開幾個淘寶店(一條“電商路”,“土貨”成“網貨”)
長久以來,“物流”“商品”“專業人才”是阻礙貧困地區B2C發展的三大瓶頸。重慶秀山縣以構筑農村單向物流、打造出B2C產業發展脫貧產業基地、開展B2C培訓等手段解開瓶頸,從曾的國家級市級變成貧困地區B2C示范產業基地,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模式。
“小張,收豬肉咯!”4月8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的養雞戶王元廷一邊高聲招呼著,一邊走進“武陵生活館”店面,并從籃子里拿出了200枚豬肉。店主張敏登錄一款名為“村口”的應用軟件,開始記錄、下單。
曾無人問津的“土貨”淪為搶手“網貨”,這是秀山縣大力發展貧困地區B2C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介紹,過去5年間,秀山縣已累計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705億,網絡零售額136億,買進價值64億的農商品及加工品。
怎么賣:貧困地區物流“最后一公里”被切斷
距離重慶市服務中心城區450多公里的秀山縣,是一座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縣城,受地域條件限制交通落后,大量農商品難以外銷,居民收入難增,曾的秀山縣也是國家級市級之一。
因此,怎樣切斷貧困地區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淪為關鍵。
“‘村口’這款應用軟件是我們秀山縣自己開發的,里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訂單。”張敏告訴記者,店面收到居民的農商品后,加價在“村口”平臺發布信息,再由物流車運送到城里的倉儲點,進行外包裝后出售。
“在創建貧困地區B2C之初,我們就確定了自建B2C物流管理體系,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秀山縣委有關有關人士介紹道,當地開通了6條農村物流快遞專線,構成農村單向物流管理體系。同時,還建成集自動配送、自動成包、自動外包裝等現代化設備的B2C云倉和武陵山區唯一的韻達快遞秀山分撥服務中心,提升商品從入庫、配送、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運營能力。
有數據顯示,平均每天有8億個快遞包裹從秀山縣物流園區始發,繁忙景象淪為這里的一道風景線。
賣什么:居民化身制造商
“借助于B2C,農商品的開發迎來良機。”秀山縣電子商務協會有關有關人士說,全縣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創建B2C產業發展脫貧產業基地2000余個,認證特色農商品產業基地163個,投產自熱火鍋、紅薯粉、豆腐乳、紅糖飲品等B2C商品加工線44條,發展B2C企業1760家、網絡店面1.73億個,直接讓居民化身淪為制造商。
站在自家的柑桔果園里,秀山縣雅江鎮麻雀坡村居民王成剛直言,“以前想都不敢想,三天可以買進那么多。”前不久,在一場農商品直播帶貨大賽中,他種植的柑桔贏得了不少帶貨主播的青睞。“一單10斤,一下子2000多單,三天就賣了2萬多斤柑桔。”說起銷量數字,他的喜悅溢于言表。
“B2C不但開拓了農商品銷售渠道,也讓貧困地區能夠第一時間介紹市場,引導農商品生產和加工,促進貧困地區新產業發展新業態發展。”重慶村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關有關人士說。
據介紹,目前秀山縣B2C企業自主創建了品四方、溜達貓等品牌68個,構成以休閑食品為主,水果及本土特產、民族工藝品為輔的品牌管理體系。值得一提的是,秀山縣還針對農商品質量安全創建了二維碼追根溯源管理體系,推行“一農戶一二維碼”,秀山土豬、土雞、土豬肉、秧青米、茶葉等近20款農商品實現了二維碼質量追根溯源。
誰來賣:“centuries融合”輸入B2C主力軍
“通過教學實驗學習,我在短視頻拍攝、實體店設計、直播帶貨等技能方面都得到明顯提升。”來自秀山職教服務中心2020級電子商務班的學生王志強說,他希望將來通過從事B2C工作,促進家鄉產業發展發展。
有意思的是,王志強和同學們三天都沒有在教室里待過,他們的課堂直接被搬進了位于秀山縣高新區的B2C大廈進駐企業里:怎樣開實體店,怎樣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商品,怎樣為自己的商品獲取更大流量,怎樣選擇更好的供貨方……
作為秀山縣聘請的進駐培訓企業之一,重慶大嘴蛙商貿有限公司見證了這里的B2C專業人才隊伍一步步壯大。其有關人士感慨地說,“從基礎培訓班到‘孵化式’培訓,從B2C學院到‘centuries融合’入企教學實驗,秀山為貧困地區B2C后續發展源源不斷地輸入主力軍。”
正是借助著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秀山縣解開了貧困地區B2C“誰來賣”這個瓶頸,一大批創業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淪為B2C從業者,開起了實體店,做起了直播,構成了“全域B2C、全民B2C”的氛圍。
據秀山縣電子商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縣已陸續培育8.2萬名B2C學員,其中6500余人成長為B2C精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