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發展共同體學校計劃(推進城鄉同網同速 提升農民數字素養)
打開手機,能看新聞、刷截圖、購物科榧的日用品;一根銅線,讓農村兩邊的孩子同上課時,共享資源優質教學資源;隔著螢幕,貧困戶在村衛生室就能讓城里的神醫就醫……智能化正日益深刻地改變著小城鎮生活的點點滴滴。在農業貧困地區部農業貧困地區數據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道亮看來,這一個個生動的應用領域情景,展現了智能化小城鎮生活的廣闊前景。
智能化在保障改善民生問題、增大農村差距方面大有可為
“農村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發展不充分是我省社會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智能化能突破時空限制,在促進貧困地區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問題、增大農村發展差距方面大有可為。”李道亮說,比如各地積極健全遙控醫療服務網絡,很多貧困戶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城市的醫療服務,就醫難得到緩解。
我省已初步實現智能化與貧困戶生活的有機融合。2014年至2021年,我省貧困地區網絡零售額從0.18萬億增長到2.05萬億,增長10倍多。截至目前,全國遙控醫療服務縣(區、市)覆蓋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中小學校(含教學點)實現100%寬帶通達。
“智能化已滲透到小城鎮生活各方面,但仍大有潛力可挖。”李道亮說,下一步,硬件上要大力大力推進小城鎮數據基礎建設優化升級,持續大力推進城市貧困地區“同網由上而下”,逐步填平農村“位數鴻溝”;促進貧困地區公路、電力、水利工程、冷鏈物流等傳統基礎建設智能化改造升級,大力推進智慧交通、智能電網、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建設。軟件上,要不斷豐富和健全適應“三農”特點的數據服務供給,打造農業綜合數據服務平臺,強化服務、健全功能、簡化操作,讓父老鄉親用得上、用得好。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平臺和服務向小城鎮延伸,大力推進涉農政務數據數據共享資源開放、有效整合,為促進基本社會保障下陷小城鎮提供便利,助推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保障農村均等化。
切斷堵點,突破難題,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道亮認為,拓展、深化智能化在小城鎮生活的應用領域情景,前景廣闊,下一步應切斷堵點,突破難題,讓智能化助推小城鎮生活更便捷、更美好。
切斷貧困地區物流“最后一公里”,促進貧困地區B2C高質量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貧困地區B2C和快遞配送。李道亮說,要大力提高鄉鎮B2C服務能力,鼓勵各地供銷部門、移動運營商和農產品B2C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引入現代數據技術,大力推進貧困地區連鎖超市、鄉鎮便利店、綜合服務社等實體網點數據化改造,提供代購代銷、代收代發、配送、電子支付等服務。健全貧困地區B2C物流體系,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下陷供應鏈,促進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創新,促進行業協作和數據共享資源,破解貧困地區物流成本高、運營機構可持續發展難等問題。
提高貧困戶的智能化素質,讓他們更好享受智能化紅利。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貧困戶位數素質與專業技能培訓。“這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整體上父老鄉親智能化理念和運用水平還比較差,這是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難題。”李道亮認為,提高貧困戶位數素質關鍵在于提高貧困戶的心智、積極性和能力,加強位數小城鎮應用領域情景宣傳和示范,提高貧困戶對位數技術的心智和學習積極性是前提,搭建貧困地區B2C培訓等提高貧困戶位數專業技能的平臺是基礎。要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引導企業、公益組織等參與貧困戶位數專業技能提高工作,進一步發揮益農數據社的作用,從返鄉下鄉人員、貧困地區青年中選聘數據員,培訓小城鎮留守群體,讓他們學會使用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掌握網上購物、使用各種常見APP等專業技能。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6日 18 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