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消費正青春(長三角紛紛派發消費券 誰出手最闊綽?)
受禽流感持續影響,一季度消費衰退走低。即使是消費整體實力迅猛的長三角,反之亦然面臨挑戰。
恢復消費需求,迫在眉睫。
有鑒于此,發放各種消費券,淪為時下各省帶動消費的共性選擇。去年六一小長假其間,長三角數個城市紛紛“撒錢”,誰家工作力度大?對帶動消費成效如何?
長三角很“壕”
六一其間,浙江各省刮起了一陣“消費券風”。
寧波市啟動有史以來工作力度最大、全面覆蓋最廣的消費券發放活動,總導入數額超3億。
除了數額之巨,寧波的“誠意”還體現在,寧波行政區域內相關商業廣場、購物中心、商業街區以及零售百貨、家電賣場、超市、餐飲、住宿企業等均會參加,參與商家總數不少于10萬家。且全體在甬人員(包括域外來甬人員)均可申領。
反之亦然“豪擲”3億消費券的金華,在發放模式做了創新。比如,顧客買一輛10多萬元的車,可以財政補貼5000元,車企會先行將財政補貼轉賬給顧客,避免出現遲遲拿不到財政補貼的情況。
此外,紹興發放了1億,分“普惠民生”消費券和“新紹興人”兩類消費券,甚至“貼心”到可用作線上送餐;麗水預計投入1.8億,用作各項促消費活動財政補貼;永嘉、路橋、平湖、麗水開發區等地也推出各種汽車消費財政補貼活動。
除了浙江省內,長三角范圍內各大城市,也各顯神通。
4月17日,江蘇出臺助企紓困政策,其中一條內容就是“引導有條件的地區發放餐飲消費券”。
無錫則借著太湖購物節的名義,發放各種惠民消費券5000多萬元,從汽車、商場綜合體、餐飲、龍湖、住房等數個方面加碼,引導老百姓消費。
安徽的消費券比較有針對性,如黃山組織發放了300多萬元的龍湖消費券,專門用作扶持當地文化和旅游企業,包括旅行社、景區、農家樂等;蕪湖發放了420多萬元惠民消費券,適用范圍主要涵蓋商超百貨、餐飲美食等。
而早于去年3月,上海就發放過8000多萬元消費券,主要以家電消費券為主。
不論是刺激旅游,還是吃喝拉撒,亦或是購車買家電,各省“豪擲千金”的另一面,正是推動消費衰退的決心。
剛過去的一季度,受禽流感沖擊較為明顯的上海,一季度消費增長速度同比大幅下滑,江蘇增長速度也較1—2月有所大幅下滑。相對而言,浙皖兩省的增長速度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也談不上“旺季”。
發放要更精確
那么,發放消費券能在多大程度上帶動消費呢?
據浙江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去年一季度,浙江發放各種消費券近20億。截至3月底,平均兌付率達74%,消費帶動作用明顯。
早于2個月前,寧波曾啟動過一輪消費券發放活動。據寧波市商務局統計,當時消費券最終核銷率為85.79%,撬動比為7.1。
另據第三方機構統計,從2020年至今,各省市已經發放了近300次消費券。其中,商超、餐飲是主要受益對象,消費券適用次數最多。
從消費券采用方式上看,主要分為滿減、無門檻、按銷售額財政補貼、打折和免單五類;從結構上看,采用“滿減”占比高達73%,更有利于刺激消費。
不難發現,發放消費券正在扮演禽流感下推動消費衰退的“救星”。
但從目前發放的消費券情況上看,發放方式仍比較粗放,看重的還是數量。在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看來,消費券要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需要更精確導入。
當前的消費券發放更像“天女撒花”,如何精確全面覆蓋消費群體,還有待研究。
以餐飲優惠券為例,餐館內每次采用消費券買單的數量很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具備餐飲消費意愿的群體,即使沒有消費券,大概率也會去消費。
再如,對于單價較高的健身和旅游等行業,面額50到100元不等的消費券,是否能起作用,也有待檢驗。
“地方政府在制定消費券采用規則時,也應當多思索下消費群以及他們真正的需求,而非倉促上馬、跟風發放,甚至一發了之。”黃先海建議。
消費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也是帶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重要動力。對長三角地區而言,在確保禽流感防控的同時,有效釋放消費潛力,或淪為經濟穩中求進的關鍵所在。
要想讓消費券淪為啟動這個關鍵變量的鑰匙之一,優化消費券政策設計,提升精確度和乘法效應,正是“撒錢”熱另一面需要思索的問題。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