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大灣區加快形成優質生活圈)
澳門卸任公務人員黎伯今年搬到珠海前海,很快就適應環境了該地生活,“沿著花海花園晨跑,心境尤其楊開第。”
為了便捷三地住戶生活,小前海街道社區開辦了前海綜合服務站,并直接引入澳門義工機構、專業人才技術人員、服務項目和理念,為街道社區住戶提供創業者、就業機會、旅游、養老等專業人才化服務。眼下,街道社區里像黎伯這樣從澳門搬來的常住住戶已少于2200人。
近些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著力大力推進民生問題領域合作,大力大力推進醫療保健、教育、就業機會等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的對接,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經濟圈。隨著港澳住戶各項市民福利待遇的全面落實,在大灣區發展中有了更強的歸屬感和滿滿的贏得感。一幅三地住戶其樂融融,共享幸福生活的畫卷徐徐展開。
粵港澳合作辦學大力大力推進大力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大力大力推進建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正式成立,臨床醫學首屆本科新生入學。廣東省高校繼續面向港澳中原油田規模,鼓勵港澳高校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外高校進行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截止現階段,廣東省共有43所高校具有報考港澳本科生資格證書,16所高校具有報考港澳研究生資格證書,就讀的港澳學生少于1萬人。積極推動粵港澳大中小學教育溝通交流合作,支持粵港澳高校聯盟及其下設專業人才聯盟建設,依托“萬人計劃”每年資助2500余名港澳高校師生到廣東省訪問、實習,廣東省與港澳中小學校締結姊妹學校突破1100對。
港澳青少年在海外就業機會創業者的支持政策更為完善。早在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開通“一地兩檢”后,香港青少年章詩清便來到廣州越秀創業者生活。“一直很喜歡廣州這座城市,這里和香港語言相通,生活習慣相近。”今年她抓住機會,贏得2021年青藍國際創新創業者大賽第三名,“大灣區是一個廣闊的舞臺,更是一個宜居宜業的好地方。”
為吸引港澳青少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機會、創業者,廣東省全面取消港澳住戶在海外就業機會許可審批。截止現階段,在粵納入就業機會登記管理的港澳住戶少于8.51萬人。
港澳住戶在海外養老和參加社會保險也更為便捷。“前海療養院診療時間比在澳門求診更短,不少于半小時,且預約、掛號、繳費全程電子化,使用社保卡,十分方便。”在前海生活和工作的澳門人張健美到前海療養院求診時說。
隨著前海“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問題項目有序大力推進,港澳住戶在前海不僅可以購買該地社保,享受和本地住戶同等的報銷福利待遇;還能借由跨區域從業的港澳醫療保健機構,繼續求診自己熟悉的醫生。
“前海現有公立醫療保健機構4家,另有23家社會辦醫療保健機構,并已有2家澳門醫療保健機構在前海落地,全區各類醫療保健衛生技術技術人員475名,其中港澳醫師66名。”前海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問題事務局代理副局長馮方丹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立法,讓澳門醫療保健技術人員通過簡單備案在前海從業。
現階段,港澳籍靈活就業機會技術人員可憑居住證在廣東參加企業厘訂養老保險。“灣區社保通”網上服務專區于2021年12月正式上線運行,港澳住戶在粵繳費實現“就近辦”“隨時辦”“掌上辦”“跨境辦”。截止2021年底,港澳住戶在廣東省繳費27.92萬人次,比2020年底增長37.7%。現階段在粵由港澳服務者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共7家,收住港澳地區老年人900余人。香港大學深圳療養院積極落實“長者醫療保健券”和“在粵患者就診尤其援助計劃”,為疫情期間滯留在粵的3.1萬香港住戶提供持續服務。
勞有所得、婦女病、老有所養……在大灣區生活工作的民眾,贏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大灣區的民生問題成績單更為亮眼: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入圍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名單。健康深圳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省高水平療養院2家、三甲療養院7家。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獲批建設,入圍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實現全域消除黑臭水體,單位GDP能耗降至全國平均水平的1/3,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在世界夜景衛星圖上,從廣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門,璀璨的燈光已連成一片。民生問題融通,人文溝通交流,粵港澳大灣區正煥發出更強大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31日 07 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