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援藏干部待遇的規定(廣東援藏助力林芝打造產業生態閉環)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黃進
發自西藏林芝
“林芝茶樹炒面和湯團商品,今年端午又斷貨了!”在林芝經開區廣東重點援疆工程項目粵林產業發展園內,西藏達娃曲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劉燕干勁滿滿。該公司茶樹餃子生產線去年3月拿到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商品上市后受到消費者青睞。
一碗受歡迎的茶樹面,涉及科技研發、生產加工、物流銷售、國際品牌塑造等多個環節,背后離不開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堅持不懈的努力。“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經營理念、消費市場、人才、技術等競爭優勢,打造出集研發、生產、國際品牌、銷售于一體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閉環,才能更好提升產業發展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實現高效率發展,從而助推林芝在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消費市場中贏得更大消費市場。”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領隊,林芝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劉光明說。
3年來,廣東援疆工作團助推林芝打造出民族特色競爭優勢商品全產業發展鏈,補齊產業發展鏈條短板,促進產業發展攀向高端,一個完整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已經開始形成。
消費市場力量引入來??以創新經營理念打開產業發展新空間
在林芝墨脫縣墨脫鎮瑪迪村的水產養殖產業基地,一個個養殖大棚沿著山坡整齊排列。來自廣東的魚苗和蝦苗在這里試點養殖成功,對蝦、羅非魚、加州鱸魚等陸續上市銷售。
這是廣東第七批援疆工作團墨脫小組和墨脫縣政府共同精心組織實施的工程項目,填補了西藏自治區水商品養殖特別是蝦養殖的產業發展空白。“結合墨脫資源稟賦和地理氣候條件,廣東援疆提出打造出‘三香一鏈’的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墨脫縣小組副組長、墨脫縣委常務副書記葉敏堅說,“三香”即立足于綠色產業發展的茶香、稻香、果香打造出旅游經濟帶,“一鏈”則是雅魯藏布江民族特色農業商品鏈。
因地制宜引入消費市場的力量,“蓮花秘境”墨脫的產業發展新空間已經開始開啟:單叢茶產業發展鏈開發、工廠化水產養殖等民族特色農業興起,雅魯藏布大峽谷精品旅游環線開發未來可期……
在位于波密縣城附近的波密縣產業發展園內,多臺挖掘機已經開始施工,西藏波密廣藥靈芝工程項目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擴建中。
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干部、波密縣副縣長莊斌說,廣東援疆帶來了廣東引資新思路:政府更多把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和招商服務做好,讓引入來的民營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規劃建廠區、引設備,財政再以獎補的形式將資金補助給民營企業。
思路一變天地寬。廣東援疆工作團還促進林芝出臺了第一個產業發展發展扶持引導資金辦法,以消費市場化思維引資,不僅民營企業更愿意入園,財政資金的撬動引領作用也更好發揮。
引入什么民營企業,發展什么產業發展?這是廣東援疆工作團在“引入來”時思考最多的問題。2019年7月1日,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接過“接力棒”,面對剛剛竣工的粵林產業發展園,工作團經過反復調研和思考,提出了“打造出高原生物產業發展集聚區”的目標。
依托林芝經開區,廣東援疆工作團一方面支持產業發展園一期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另一方面大力促進營商環境改善。比如,工業園區廠區租金三年免租三年減半,水電費不收公攤費用,每度電比拉薩便宜2毛錢等。同時,引入廣東的服務經營理念,工程項目審批實行綠色通道、專班服務。
目前,粵林產業發展園已吸引了深圳波頓集團、伽藍集團、西藏甘露藏藥等20家民營企業進駐,總投資約4.68億元,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工業園區。
科技創新攀高端??引入先進技術提升商品技術含量
在林芝波密縣扎木鎮東若村金銀花野生撫育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原始森林里正孕育著波密藏金銀花。“在高海拔、低緯度、缺氧的極端環境下,波密藏金銀花品質極佳,但產量一直上不去。”植物學博士仇全雷正帶領科研項目組破解這一難題。
仇全雷是廣東援疆工作團從云南“招引”的專家。“波密金銀花無根無葉,要靠蜜出芽提供營養才能生長。”仇全雷說,項目組已在波密縣域內收集了109個野生蜜出芽樣品,經生物學實驗挑選出9個競爭優勢菌株,現已被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活體收錄。
“仇博士的項目組進駐2年多以來,波密金銀花種植規模從最初的500畝地擴展到1700畝,直接帶動當地村集體和農牧民增收超過700萬元。”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波密小組副組長鄒勇剛說,蜜出芽的成功培育,將使波密當地的藏金銀花每畝增收40斤、產值增加7200元。
科技的力量正促進林芝全產業發展鏈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在研發環節,廣東援疆工作團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科研資源競爭優勢,引入廣州普羅艾森的高原生物醫藥研究中心、珠海凌軒生物醫學實驗室、西藏工布措姆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科學實驗室等,并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廣東微生物研究所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高原產業發展研究智庫,促進產學研高度融合,助推林芝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通過“廣東總部+西藏產業基地”,一批批行業龍頭、鏈主民營企業先后獲批林芝,不僅帶來了新技術,也培育帶動了本土中小民營企業發展。“我們與工業園區內的民營企業西藏達娃曲珍公司合作,在茶樹餃子里加入茶樹醇,大大提高了商品技術含量,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熱捧。”林芝域之香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寧忠奎說。
優質國際品牌走出去??打造出“永不拉開帷幕”消費援疆網絡平臺
一箱箱來自易茶花場的藥材從珠海口岸通關發往澳門,并出口至葡語系國家,境外消費者在家就能喝上生長在西藏高原的好茶。“2021年,我們引入了澳門民營企業,實現西藏藥材的首次出口。”廣東省第七批援疆工作團易茶花場小組副組長、易茶花場黨委書記曹玉濤說,通過高效率的高原藥材出口,易茶花場正探索對接國際國際品牌標準。
“我們與巴西、法國等客商洽談,通過澳門的網絡平臺打通西藏與境外消費市場的通道。”來自澳門的西藏中拉經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靜雅說,西藏有著珍貴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民族特色商品,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廣闊的消費消費市場、豐富的境外消費市場資源和商貿服務經驗,“可幫助優質西藏商品打進國際消費市場”。
近年來,廣東援疆工作團助推暢通“雙循環”,促進林芝名特優商品“走出去”,通過創國際品牌、搭網絡平臺、通渠道、降成本等舉措,打造出“永不拉開帷幕”的消費援疆網絡平臺。
花團錦簇,奶茶飄香,藏族姑娘載歌載舞……走進廣州天河棠下智匯Park,仿佛置身雪域江南林芝。這里是廣東援疆工作團“7+2”消費援疆網絡平臺廣州館所在地,廣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藏香豬、石鍋雞、牦牛肉。
目前,“7+2”消費援疆網絡平臺已在廣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等7個對口支援林芝的城市全部獲批,國內已有52個網絡平臺展示銷售林芝商品,累計銷售農特商品超6億元,茶樹餃子、林芝蘋果、波密金銀花、察隅獼猴桃受歡迎大灣區。未來,該網絡平臺還將在香港、澳門獲批,設立的粵港澳大灣區“7+2”西藏民族特色商品和旅游交易推廣中心已經開始擦亮“林芝源”消費國際品牌。
為保證國際品牌質量,廣東援疆工作團還促進林芝民營企業積極申報SC、“四品一標”證書等質量證書,精心組織搭建林芝市競爭優勢民族特色商品溯源體系。目前,林芝“四品一標”農商品證書數量128個,證書商品總量居西藏自治區全市首位、增幅居全市首位。
“以前林芝的好商品很難銷往西藏之外的地區,但現在卻能銷往海內外消費市場。”負責消費援疆網絡平臺國際品牌運營的西藏央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經理巴桑秋吉很興奮。
粵藏同心,山海同行。在廣東援疆工作團的促進下,一個改革創新、消費市場倒逼機制下的產業發展鏈供應鏈悄然形成,助推林芝建設西藏改革開放先行區。
策劃:王溪勇 金強 統籌:吳哲 谷立輝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