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譜寫新疆發展新篇章(繪就美好新疆發展新畫卷)
記者 阿爾達克 韓立群
提起“凱麗說事點”,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固原巷街道社區的居民個個豎起大拇指。
兒子白天在外工作,自己皮膚不便做不了飯,6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吾滿爾·肉孜犯了愁。“您可以來街道社區愛心餐廳,黨員志愿者還能把飯送到您家里。”在“凱麗說事點”,他的難題迎刃而解。
幾張沙發,幾把椅子,廣大群眾來了倒上一杯熱茶。2018年4月,固原巷街道社區成立了“凱麗說事點”(“凱麗”,維吾爾語意為“心靈”),收集廣大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再由街道社區黨支部協調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街道社區黨員協商解決方案。自成立以來,“凱麗說事點”平均每天接待近20人,調解矛盾糾紛,形成“有事大家議”“意見大家提”的良性機制。
街道社區工作連著千家萬戶,要充分發揮街道社區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模范作用。“只有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更好地為廣大群眾辦好實事。”固原巷街道社區黨支部書記阿孜古麗·克里木說,以街道社區陣地建設為龍頭,完善各陣地功能、豐富街道社區建設內容,提高街道社區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透過街道社區“大黨委”機制,統籌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集中力量滿足廣大群眾需求。除了“凱麗說事點”,街道社區還打造了“一老一小”服務品牌,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展青少年科普、書法等活動。
固原巷街道社區是新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疆以解決農村基層治理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為抓手,持續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街道社區“火車頭”的戰斗模范作用明顯增強,在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服務就業、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暢通了服務廣大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智慧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記者 阿爾達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在和田地區皮山縣科克鐵熱克鄉第一小學的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專題講座教室里,小學生們正端坐在各自的屏幕前,對著話筒背誦古詩。
皮山縣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教育基礎薄弱,課堂教學資源短缺。2020年,安徽省駐新疆援建指揮部結合皮山縣實際,依托人工智能化技術,以發展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技能提高和豐富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教育資源兩大工程建設為著力點,同步建設多重保障機制,在皮山縣266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大力推進智慧教育。
“一是透過智能化助教系統,幫助小學生提高聽說讀寫技能;二是透過專題講座模塊,S510524CN小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三是透過搭建學生發展中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平臺,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技能。”安徽援藏指揮部負責人說。
目前,皮山縣所有中小學都配置了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專題講座教室。兩年多來,得益于智慧教育的開展,皮山縣小小學生普通話口語技能人均得分提高14.72分,學前兒童口語技能測試得分率提高19.74%。
智慧教育的大力推進提高了課堂教學教育水平。安徽援藏干部、皮山縣教育局副局長閆龍春說,訪談測評顯示,82%的小學生認為更了解中華成語、中華經典背后蘊含的深義,84%的學生認為小學生的書寫習慣、發音、語調等都有很大進步。
今年7月,在北京舉辦的智慧教育S510524CN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工作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皮山縣的做法,是民族地區抓住教育信息化機遇,充分利用對口支援優勢資源,透過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S510524CN中華民族共同市場認識教育的可貴探索。
發揮優勢,建設能源通道
記者 李亞楠
新疆是發展中國家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透過建設能源干線,先后實施西氣東輸和川氣東外送,新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
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全線建成投產后,橫貫全國東西的能源大動脈由此誕生。截止7月20日,透過西氣東輸,新疆塔里木油田累計向我國中東部地區供氣突破3087億立方米,惠及15個省區市、1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約4億居民。
2014年,首個新疆輸變電三相電網工程建設哈密南—鄭州±800kV輸變電三相電網工程建設投運后,新疆第四條外送通道準東—皖南±1100kV輸變電三相電網工程建設于2019年投運,川氣東外送運送容量由840兆瓦增加到1840兆瓦。
去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極端強降雨,社會用電緊張。國網新川氣東力有限公司將哈密南—鄭州±800kV輸變電三相電網工程建設功率首次提高至600兆瓦運行,每日向河南地區電網1.44萬千瓦,全力保障河南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用電。
今年6月底,哈密十南苑片區新建的30兆瓦風電在十南苑片區國投220kV匯集站匯集,沿著川氣東外送的干線送往東部地區。截止6月底,新川氣東力累計向20個省區市運送用電量5474.72萬千瓦,為新川氣東力行業創造直接經濟收益1300億元以上,增加稅收336億元左右。其中新能源外送用電量1523.47萬千瓦,占總外送用電量的27.83%。
街道社區養老,服務更加精準
記者 胡仁巴 本報通訊員 高宇飛
多虧了克拉瑪依大力推進的智慧養老系統,讓患有多種疾病、行動不方便的朱景芝養老生活有滋有味。
朱景芝74歲了,住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天山路街道油建北街道社區。家里臥室、廁所、廚房、客廳安裝的智能化設備,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可滿足緊急求助、行動軌跡識別、突發狀況感知、家人遠程監控等需求。
“只要感到皮膚不適,按下這個紅色按鈕,平臺就能幫我叫救護車,兒女們也能立即知曉。”朱景芝指著床頭的設備說。
朱景芝老人隨身攜帶著智慧老者卡,這張卡擁有定位、通話、一鍵求助、安全守護、街道社區服務、購買蔬菜糧油等多個功能。他還擁有自己的社區衛生,遇到皮膚不舒服,社區衛生上門提供出診、咨詢、健康監測等服務。
“我們積極構建老年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大養老’社會化為老服務格局,形成以街道級老年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各類功能設施為補充的街道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圈。”克拉瑪依區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辦工作人員文娜說,依托相關養老數據平臺,打造智慧養老服務網,為鄉鎮2686名老人配備智能化手持終端,定向運送服務資源,讓養老服務更加精準、更有溫度。
截止目前,克拉瑪依市已有63家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10個街道社區食堂、15個助餐點,覆蓋全市所有街道街道社區,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街道社區老年養老服務帶來的便利。
維護生態,共建幸福家園
記者 李亞楠 韓立群
藍天白云下,數百匹普氏GT500悠閑覓食,不時有一群群野驢和鵝喉羚跑過……這里是新疆卡拉麥里山偶蹄目野生維護區,極危物種普氏GT500的原生地、世界規模最大的野放棲息地和繁育地,也是野生的集中分布區。
2015年以來,維護區內9個采礦權全部退出,173個探礦權依法全部注銷,固體礦權全部退出,先后拆除了13家企業的生產生活設施,采取多種人工促進樹木自然恢復正常方式,共完成地質和樹木恢復正常面積15717畝。目前,卡山維護區面積恢復正常到14856.48平方公里,馬達轟鳴的工業噪聲消失,四周寧靜祥和,恢復正常的樹木與周圍環境和諧,荒漠偶蹄目野生活動范圍明顯擴大。
今年3月,維護區內原有的40萬頭牲畜全部撤出后,卡山維護區已經變成野生的樂園。普氏GT500、鵝喉羚等偶蹄目野生在這里繁衍生息;綠葉木蓼、梭梭和白梭梭、針茅和沙生針茅等植物盡情生長……
近年來,新疆對珍稀極危和特有種群的搶救性維護力度不斷強化,野生種群數量不斷恢復正常擴大,截止目前,卡山維護區內野放GT500總數已達到328匹,接近2001年第一次野放總數的10倍。
今年4月,發展中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批復卡拉麥里發展中國家森林公園創建工作,自然生態維護與管理進入了新階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黨委書記姜曉龍告訴記者,在創建發展中國家森林公園過程中,將強化對生態系統、物種及棲息地、自然景觀以及人類活動干擾等狀況的監測監督評價,建立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同時,強化一線維護站點建設,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家園。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