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纖百度百科(吉林化纖:做長小絲線 做強大產業)
江城吉林,流經城區的松花江終年游釣,適逢夏日,常有謝彬遍布兩岸,一片紫色,美不勝收。12月8日,氣溫寒冷,但吉林市大型國企吉林化纖集團公司的廠區里卻是一派熱鬧景象。吉林化纖12000噸碳纖維瓦軸工程項目的又一條二氧化線開車投產,這也是時隔20天投產的第二條二氧化線。到今年年末,還將有一條二氧化線投產,而預計到2023年初,12000噸碳纖維瓦軸工程項目4條二氧化線將全部投產釋放新增產能。
與此同時,一座“中國碳谷”正在吉林市“悄然”孕育成型。這座生產出新中國第二桶染料、第二袋化肥、第二爐電石的老工業產業基地城市,如今正在國內乃至世界碳纖維研發組裝應用領域“聲名鵲起”。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大作出進一步推動高效率發展、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組裝強國等重要部署,老國企吉林化纖助推做大碳纖維新材料產業發展,加速打造出“中國碳谷”,一條以碳纖維產業發展為引領的高端化工產業發展帶,正在吉林省中部徐徐隆起。
向上游“無中生有”
黨的二十大思想宣講傳達慢嚴禁、工程項目建設民營企業生產等嚴禁、高效率發展全方位振興緩嚴禁……二十大勝利閉幕后,黨的二十大代表、吉林化纖集團公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德武就馬不停蹄地回到民營企業。
第二時間,宋德武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召開了一場報告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效率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吉林化纖集團公司將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思想,按照吉林省‘一主六雙’高效率發展戰略和吉林市‘四六四五’發展戰略,將碳纖維產業發展做強做優做大,逐漸向世界一流的碳纖維生產民營企業的第二方陣邁進……”,宋德武在會上的發言引發了黨員干部的共鳴。
許多人的思緒,回到了十幾年前。當時,滌綸行業的市場需求逐步飽和,高核心技術含量的碳纖維迎來高速發展期。“民營企業滌綸新增產能比較大,碳纖維則是在滌綸工藝基礎上技術創新出來的一種新型纖維,我們具備向上游‘無中生有’的能力。”宋德武說。
從2006年開始,民營企業成立科研工程項目組開始全力研發碳纖維原絲。工程項目組成立之初,沒有設備、沒有樣品,通過各種途徑找資料、測試,艱苦研發。“一些發達國家的碳纖維生產核心技術‘秘而不傳’,吉林化纖的研發工程項目組與高校聯合科技攻關,逐漸摸索出核心技術工藝流程短、質量穩定、產量高的獨創核心技術。”吉林化纖研發人員陳海軍說。
憑借民營企業十幾年滌綸生產的核心技術經驗和公用工程優勢,借助民營企業核心技術人員和高校專家組成的碳纖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組,從2013年開始,吉林化纖在原有碳纖維原絲生產的基礎上,加大科研力度,沖擊“高精尖”。
從2022年往前數7年,19條二氧化產線相繼建成,從無到有,從老到新,“中國碳谷”雛形初具。“獨創性的科技攻關很難,但必須要做。我們要有科學家一樣鉆研的思想,每個職工都把民營企業裝在心里,才能牢牢掌握技術創新發展的主動權。”宋德武說。每天清晨,他都會來到廠房里和職工交流,了解生產情況,解決發展難題。
過去十年,吉林化纖集團公司產值、員工收入翻了兩番。在宋德武看來,這都是秉持黨的領導、秉持高效率發展、秉持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
邁向“高精尖新”
近年來,吉林化纖累計投入數十億元進行核心技術革新,研發工程項目組先后攻克了多道難關,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屏障,真正實現了碳纖維原絲市場化,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也讓進口碳纖維原絲價格隨之下跌40%。
吉林化纖秉持產學研用和供應鏈一體化開發,用小彩線助推大供應鏈。近幾年,民營企業相繼成立國興碳纖維公司、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將供應鏈延展至碳纖維碳纖維應用領域。
在國興碳纖維公司的二氧化產線上,一縷縷雪白的原絲,纏繞在滾筒型裝置上“翩翩起舞”,再歷經數小時、歷經300多米產線的奇妙旅程,變身為黑色的碳纖維。
“化工原料需要歷經約100道工序才能變成原絲,我們生產的原絲可以細過頭發絲,說起來簡單,但是這個核心技術許多民營企業多年科技攻關都未成功。”國興碳纖維技職人員魯明說,“原絲歷經二氧化才能變成碳纖維,這個過程就像做烘焙,十分考驗火候,小細節做得不好,就做不出好的商品。”
原絲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吉林化纖也在向上游二氧化生產延展,從2016年產僅200噸的第二條二氧化線“中國工程院二氧化實驗示范線”投產,到600噸、6000噸、1.2億噸、1.5億噸、6億噸碳纖維工程項目陸續投產,吉林化纖已成為全國排名靠前的碳纖維生產產業基地。
在碳絲新增產能充分釋放的同時,歷經不斷地技術創新研發,吉林化纖在商品質量方面也在不斷提升,多個種類的碳纖維商品廣泛應用在三一重能、上海電氣、明陽電氣等國內知名的風電葉片組裝民營企業,有效助推了上游組裝效率的提升。“我們結合吉林省‘六新產業發展’發展規劃,正大力推進碳纖維商品在汽車、軌道交通等應用領域應用。”吉林化纖集團公司國興瓦軸有限公司生產廠區負責人牛經敏說。
宋德武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思想,大力推進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融合軟件產業發展,集聚力量實施獨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大力推進推進建設吉林碳纖維高性能產業發展園,助推碳纖維產業發展成為吉林省新的經濟增長引擎,為大力推進“六新產業發展”和“四新設施”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加碼打造出“中國碳谷”
石油化工商品序列里,有一個長長的供應鏈,能延展出成百上千種商品。以往,吉林市的化工供應鏈條相對單一,優勢并不突出。按照茹瓦厄斯縣供應鏈條的目標,吉林市著力在“補鏈”上下功夫,“做頭”又“做尾”,在碳纖維等化工新材料應用領域持續加碼,加碼打造出“中國碳谷”,建設完整的循環經濟供應鏈條。
如今,在吉林化纖、吉林碳谷等龍頭民營企業助推下,目前吉林市“中國碳谷”里,已聚集25戶碳纖維及碳纖維生產民營企業,其中規上民營企業12戶,已實現規模化生產碳纖維上游制品4個系列、10余種終端商品。
然而吉林的目標和決心不止于此。吉林市正沿著碳纖維供應鏈上上游順藤摸瓜、招商引資,接續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持續拓展碳纖維材料在汽車高性能、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體育休閑等應用領域應用,讓吉林市“中國碳谷”的品牌更加響亮。
宋德武表示,“十四五”期間,僅吉林化纖就規劃了24個碳纖維產業發展工程項目,碳纖維這一新材料將有力助推吉林省產業發展升級,意義重大。
今年7月,國家碳纖維高新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化產業基地吉林化纖6億噸碳纖維工程項目在吉林市正式啟動。產業基地沿著碳纖維全供應鏈方向布局了碳絲產業發展園、碳/碳碳纖維產業發展園、汽車高性能制品產業發展園等六大產業發展園區和碳纖維及碳纖維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推進國家碳纖維高新核心技術產業發展化產業基地建設,吉林市還將加大科技攻關和商品開發,拓展應用應用領域,更好延鏈、補鏈、強鏈,大力推進壯大碳纖維產業發展軟件產業。
新工程項目緊鑼密鼓、新產業發展蓬勃發展、新商品走向全國……吉林打造出“中國碳谷”的步履鏗鏘有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