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 努力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美麗圖景
松江區是上海市的西南門戶。G60科創云廊燈光效果閃耀,廣富林文化遺跡發展史厚重,浦江之首碧波蕩漾,大學城內青春飛揚。當前,松江區正全力大力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道、松江新城和松江城市交通樞紐“兩張王牌”建設。
“二三”時期,松江將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出信息技術創新策源與高端產業發展引領的科創之城、“站城脫胎”與“四網融合”的城市交通樞紐之城、位數經濟與位數產業發展相融合的位數之城、綿厚發展史與新時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文化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
“四網融合”綜合城市交通管理體系構筑跑出加速度
搶抓長三角G60科創走道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重大機遇,運營11年的松江南站將升級成為“站城脫胎”的9臺23線“松江城市交通樞紐”,成為發展中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節點。按照規劃,“松江城市交通樞紐”當代物流管理體系示范集聚區將打造出鐵路、水路、陸路多式聯運的智慧物流港。
作為新城發力的戰略支點,“松江城市交通樞紐”計劃在2024年與滬蘇湖鐵路同步投入使用,將通達80%以上長三角主要城市,年客流量可超2100萬人,投入使用后將有效帶動松江新城南部區域功能提升,形成功能多元、開放融合的“城市客廳”。
以“松江城市交通樞紐”為核心,松江將著力打造出覆蓋長三角主要城市的一小時城市交通圈。以“松江城市交通樞紐”為核心的高速鐵路網、軌道城市交通地鐵網、有軌電車網和地面公交網“四網融合”,將形成獨立的綜合城市交通管理體系框架,同時實現“30、45、60”出行目標,即30兩分鐘同時實現內部通勤及聯系周邊中心鎮,45兩分鐘到達近滬城市、中心城和相鄰新城,60兩分鐘銜接國際級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樞紐。
12月16日,松江第二條地鐵——軌道城市交通12號線西延伸段正式開工,標志著內暢外聯的松江新城“城市交通樞紐之城”藍圖正加速成為現實,松江“四網融合”綜合城市交通管理體系構筑跑出加速度。
文化賦能品質生活
近幾年,松江持續大力推進新一輪“文化松江三年行動計劃”,品質建設文化旅游景點。
去年9月,松江公共文化設施——晴會堂文化藝術中心開放,集圖書館、文化館、文化配送中心、劇院、藝術展廳等功能于脫胎,是松江綜合性品質文化旅游景點,彰顯“文化松江”魅力;緊緊圍繞書畫文化建設,在利用好程十發藝術館、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的同時,大力大力推進“二陸”讀書臺建設;緊緊圍繞文博建設,在大力推進倉城、府城、下塘等發展史文化風貌區保護的同時,大力推進松江博物館新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展覽基地落戶廣富林文化遺跡,深入打造出文物保護與文旅融合的示范目的地;緊緊圍繞影視產業發展發展,加快華陽湖片區規劃大力推進,以打造出“科創芯、世界窗”為目標,大力推進上海信息技術影都核心區建設。
通過深化長三角脫胎化城市交通對接,松江將同時實現與各地的文化連接,進一步構筑集綜合城市交通、信息技術影都、當代商務、文化旅游、當代物流等于脫胎的“站城脫胎”中央商務區。
推動品質教學資源落地
近幾年,松江為公共服務注入新動能,品質資源、要素、工程項目不斷涌入。在上海師范大學附屬松江未來實驗幼兒園等9所幼兒園基本上投入使用的基礎上,松江持續推動更多品質教學資源落地。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幼兒園松江晴中學、晴小學在去年新學年投入使用啟用,這是松江首所小初高全學段幼兒園。
在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信息技術創新實驗中心大樓內,工程物理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微生物與組培生物醫學、環境科學生物醫學等分層布設。幼兒園精心設計了包含發展中國家必修專業課程、發展中國家專業課程選擇性必修部分、選修專業課程和工程項目化研究科創專業課程群在內的創新專業課程管理體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工程項目,以“問題研究”為載體,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在創新中學習創新。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
近幾年,松江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被國務院評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地區,在上海市社區衛生綜合改革云管理評價中連續五年保持第一。
醫療保健設施布局上,松江整合品質、高效的醫療保健衛生服務管理體系,加強與上海市知名院校和三級醫院合作,加快啟動上海城市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為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保健服務。
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松江是較早推出門急診就診或住院治療的就醫技術人員可享受基本上藥物“零差率”優惠的地區之一。松江區在對全區醫療保健機構藥物進行統一采購的基礎上,對基本上藥物實行低進低出,按進價不加價,只要在松江區公立醫療保健機構就診或住院的技術人員,都可享受基本上藥物“零差率”優惠。
同時,得益于分診醫療保健的充分普及,品質醫療保健資源下沉,松江居民個人衛生支出比例已逐步下降至20%以內,群眾就醫負擔得到顯著減輕。
共繪鄉村振興畫卷
經過多年發展,松江家庭農莊生產經營模式日趨穩定,逐漸走向規模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道路。在此基礎上,松江區逐步形成兩大主導產業發展并同時實現全產業發展鏈發展。2020年,松江區探索建立稻米產業發展化聯合體,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普通家庭農莊抱團發展,形成分工協作、利益聯結的產銷聯盟,有力促進稻米產業發展化。
為加快林業當代化建設,松江不斷加強林業信息技術創新,與上海城市交通大學開展區校共建,成功申報全國林業信息技術當代化先行區。水稻生產基本上同時實現全程機械化,被林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首批基本上同時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區。去年,松江在全市率先試點探索耕、種、收、管智能無人農莊建設,利用上海大數據和云服務產業發展優勢,促進林業精細化、信息化、當代化發展。
信息技術助農,豐產增收,松江區持續優化完善當代林業產業發展服務管理體系。2019年,松江區成功創建“發展中國家林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綠色食品認證率連續多年居全市之首。去年11月,松江區成功入選2022年中國林業當代化試驗區創建名單。
城市更新打造出宜居家園
“十三五”以來,松江市、區、街鎮三級財政共計投資35.37億元,累計大力推進實施各類鋪面修葺改建557萬平方米,讓6.4萬戶居民同時實現從“有房住”到“住得好”。按照計劃,“二三”期間,全區鋪面修葺改建工程項目約300萬平方米,改建完成后,將新增受益居民約3.38萬戶。
近幾年,松江持續大力推進舊街坊改建、“城中村”改建,完善企業員工公寓房改建和管理,不斷提高征地技術人員、城鄉居民參保技術人員等保障待遇水平,把就業服務送到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身邊。2021年,松江區累計新增供應8266套租賃房源;去年上半年,區房管局累計籌措2960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為各類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松江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護航長三角G60科創走道發展中國家戰略高質量發展,在知識產權保護、簡化工程項目審批、優化公共服務等領域不斷創新機制和舉措,打造出近悅遠來的機遇之城、宜居之城。
數據來源: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2日 16 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