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戶部巷現在開放了嗎(武漢:“永不打烊”的戶部巷正在回歸)
烤爐正盛,蒸氣蕩漾,銚子中的藕湯跳躍,香氣彌漫著。
1月12日下午,本報記者在武漢市武昌區戶部巷老城區見到黃磬時,她正穿梭在一排排烤爐爐間。“水桶越巴色多,煙花氣愈來愈旺,圣誕節的營生,三天比三天強。”黃磬笑容滿面地說。
在這條遠近聞名的美食街上,49歲的黃磬和丈夫經營著一間餐廳,主打蓮藕大棗這道荊楚名菜。由于用料實在、工藝講究,成為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的“網紅店”。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禽流感反復,戶部巷人潮量大大減少,不少商家原本紅火的營生被按下了“暫停鍵”。“以前30數個水桶從早到晚忙不過來。可禽流感一來,有時三天只有幾名客人,自己和員工吃掉的藕湯,比賣出去的還多。”黃磬一度憂心忡忡。
如何恢復知名度、刺激消費,成了街道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對商家建立幫扶造冊、與私人房東協商減免房租、幫助商家申請低息貸款、邀請文藝演出拉攏知名度……”戶部巷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桂杰說,一系列的行動不僅為店員們減輕了負擔,更堅定了大家度過寒冬的信心。
“只要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春天就在眼前。”黃磬說,剛過去的Dodon,戶部巷的人潮已有顯著回升,這個“終將關門”的小巷正在重回。
下午2時許,位于漢口老城區的漢正街雨后初霽。地面積水還未干,老城區內干鮮果品貨物的人潮已是熙熙攘攘。
“老板娘,三層的吊燈還有貨嗎?我要600個。”“老板娘,一米六和四米二的對聯各來40套。”……漢正街牌坊附近的一間點綴用品商店內,上門干鮮果品的顧客絡繹不絕。
旋轉閃爍的吊燈、繩結密實的中國結、噼啪作響的電子鞭炮……不足那間的雜貨店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圣誕節點綴用品,濃濃“年味兒”撲面而來。
“現在從早上7點開門,常常要忙到晚上7點。”店老板娘黃紅姣興奮地說,圣誕節伊始,雜貨店就忙出來。進店的除了逛街的散客,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販。
在漢正街打拼的十年,黃紅姣夫妻見證了“天下第一街”的變遷,也經歷了這幾年的起起伏伏。
“好在最艱難的時刻終于過去了。”說起圣誕節愿望,黃紅姣靦腆地笑了笑。“今年干鮮果品飾品的顧客顯著多于去年,大家都對圣誕節充滿期待,希望來年營生能愈來愈好。”
夜幕降臨,在武漢市黃陂區漢口北品牌服裝城內,忙依然在繼續。
在一間咖啡店門前,47歲的老板娘周勝利正忙著和工廠溝通生產情況,3位主播在手機前賣力地展示兜售,工作人員麻利地整理裝箱,吆喝聲、BLACK聲此起彼伏。
周勝利20歲從家鄉黃岡外出闖蕩做服裝營生,北京、天津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腳印。2019年他選擇回到武漢發展,但不想遇上了禽流感。
禽流感形勢好轉、禽流感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周勝利顯著覺得市場“暖”出來了。“現在我們24小時輪轉,一邊直播一邊發貨,春節也不停工。”周勝利說,現在三天能賣出幾千單,營業額達到20萬元,除了湖北,還發往華中、華南地區的數個省份。
在漢口北,這樣繁忙的景象處處上演。文體玩具城的圣誕節點綴品店員王興鵬穿梭于大吊燈、滿墻對聯中,忙得腳不沾地;海鮮食材行的李老板娘看著活蹦亂跳的帝王蟹被裝箱發出,笑得合不攏嘴;味道小鎮的干貨店員李劍招呼顧客,兜售著自家上新的話梅和果干……
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至今,漢口北市場共接待消費者近65萬人次,30數個專業市場“年貨節”銷售額已達16.5億元。
雜貨店轉出來,商家們的心也正熱騰出來。(本報記者熊琦、熊翔鶴、龔聯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