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影響幾何?
近日,物流行業迎來重磅新成員——中國物流集團,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作為我國唯一以綜合物流作為主業的新央企,它的加入,又將掀起國內物流行業怎樣的“巨浪”?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物流集團是國資委整合中央物流企業資源打造的首個綜合性物流平臺企業,對加速國內物流市場的整合發展有引領效應。同時,物流央企整合發展利于做大做強,為中國制造等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供基礎服務支撐。
物流“巨無霸”來襲,業內玩家面臨“選擇”
12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均持股38.91%。
在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看來,過去十多年,國內物流行業雖得到高速發展,但在產業端和企業端的效率提升空間有限,一方面,物流費用在降本增效方面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另一方面,從產業端來看,物流企業小而全的問題還很普遍,而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這也意味著物流行業已面臨大變局時刻。
據介紹,成立后的中國物流集團,將著力發展供應鏈物流、民生物流、特種物流、危險品物流、工業物流、應急物流、冷鏈物流、國際跨境物流等,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包裝、多式聯運、國際貨代、期貨交割、跨境電商、國際貿易、物流設計、供應鏈管理、加工制造、科技研發、電子商務等綜合物流服務各種業態,努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著力提升國際競爭力,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性現代物流企業集團。
如此多業態的綜合物流集團,誕生后又會對國內現有的快遞物流企業產生哪些影響?趙小敏指出,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對國內快遞物流企業將起到引領作用,在助力資源整合、效率提升的同時,還會促使其做出選擇:究竟是走綜合物流企業發展方向?還是在細分領域進行突破?
據他介紹:“中國物流集團涵蓋業務十分廣泛,除了民生物流外,還包含應急物流、國際跨境物流等具有更大前景的業務線,因此,對于國內快遞物流企業來說,相比之下,如果不具備綜合物流的能力,那么未來可以選擇去發力專業細分化。”
不過,趙小敏也指出:“不管怎樣,前提都是把現有業務做好,在資源投入以及服務提升方面都要下功夫。畢竟,如果自身基礎業務無法做好的話,更難以參與上述高門檻細分業務,與此同時,像以往那種混日子的企業,接下來兩三年就會被市場淘汰。”
“整合”、“引入”背后,業務結構揚長“補”短
此外,本次中國物流集團成立,在股東結構方面也頗具看點。
央視財經報道顯示,新組建的中國物流集團由原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物流板塊的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華貿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4家企業為基礎整合而成。
本次,中國物流集團還將同步引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形成緊密戰略協同,3家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分別為10%、7.3%、4.9%。
“從整合的成員來看,中國誠通、中國鐵物等公司在整個物流產業園以及鐵路方面都有著很強的實力,不過,海運和航空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又引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東方航空,來補齊這兩部分。而另一位戰略投資者招商局,背后則擁有全國接近4成以上的高速公路運營權,以及很多港口。”基于此,趙小敏認為,后期可能還會有一些航空、物流冷鏈服務公司等成為中國物流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進入股東名單。
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也表示,中國物流集團引入東航集團(擁有中貨航、東航物流)、招商局集團(擁有招商公路、招商港口、中國外運等)、中遠海運集團(中國最大海運企業)戰略投資,利于未來滿足物流“上天、下海、登陸”多場景需求,通過戰略持股和資源協同構建了立體物流生態圈,利于推進物流服務向更深層的供應鏈服務延伸。
的確,就目前來看,新組建的中國物流集團的覆蓋面十分廣泛。數據顯示,經營網點遍布國內30個省(市、區)及海外五大洲,擁有土地面積2426萬平方米,庫房495萬平方米,料場356萬平方米;擁有鐵路專用線120條,期貨交割倉庫42座;整合專業公路貨運車輛近300萬輛;國際班列縱橫亞歐大陸,在國際物流市場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中國物流集團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義,于國際來說,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在一帶一路等政策的實施中,也會幫助降低國內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于國內來說,有利于解決物流節點資源浪費問題,提高整合效率,同時,對行業內公司起到引領作用,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趙小敏如是說。
本文源自藍鯨財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